褚英国和吴红卫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索 引 号: | 12330000727183266J/2025-00181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省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5-07-21 |
文 号: | 有 效 性: |
12330000727183266J/2025-00181
省统计局
2025-07-21
褚英国和吴红卫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5-07-21 18:12
来源: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7月2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褚英国、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吴红卫出席发布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言人骆莉莉主持。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发布、浙江在线等30余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想请问一下,因为今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呈现出什么样的一些特点?如何评价浙江经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形势,浙江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保持了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态势。下面我用三句话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句话,速度向“稳”。从GDP指标看,上半年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从供给侧看,三大产业均保持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6%。从需求侧看,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出口增长9.1%,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第二句话,结构向“新”。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
第三句话,企业显“韧”。全省新设企业和个体户保持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逾1100万户,其中,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逾95%。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2.24万亿元,增长8.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6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营收增长9.4%,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七成。
下阶段,要全力打好“稳拓调优”工作、政策、服务组合拳,全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更大功夫,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量质齐升。谢谢。
新华社:刚刚褚总说了产业向新,我还是想围绕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开年以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强势出圈,新质生产力发展备受关注和期待。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浙江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表现如何?是否有突破性进展?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浙江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推进“两新”融合、“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济持续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向高、向新、向智发展成效显著。
“向高”表现在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明显快于面上。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
“向新”表现在向新型化发展。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1-5月,规模以上企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增速比营业收入高2.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8%,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特别是我省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城西、甬江、环大罗山等六大科创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7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7.2%;新产品产值率为42.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向智”表现在向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其中,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智能产品产销两旺。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动算力相关产品新需求增加,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上半年,全省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
总的来看,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融合,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含新量、含智量不断提升。下阶段,浙江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以来,浙江稳经济政策持续加力。请问这些宏观政策组合拳对于上半年全省的经济数据表现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浙江大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效果不断显现。从上半年相关指标看,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促进了需求扩大、生产增长、活力释放,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需求端看,释放了内需潜力。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照相器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在60%以上。设备更新投资的带动作用也在持续显现,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5.8个百分点。
从供给端看,带动了生产增长。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相关行业生产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5%以上。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得到释放,也带动了生产增长,上半年液晶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均快速增长。
从市场端看,提升了活力。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带动了人流物流不断加快。上半年,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速比一季度加快;全域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均两位数增长;经浙江口岸入出境的外国游客也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618”促销活动带动下,快递业务量爆发式增长,活动期间我省快递业务量日均上亿件。
下阶段,要进一步抓好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动力活力,不断巩固经济向好的基础。谢谢。
浙江经视:从刚刚发布的数据上来看,上半年我省的居民收入平稳增长,请问该如何评价这样的增长情况?预期的未来走势又会如何?
吴红卫: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浙江全力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较去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下面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谈谈看法。
从宏观层面看,表现为平稳、协调、改善。在外部环境如此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宏观经济稳中显质,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体居民收入仍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与GDP增速在同一个档位),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稳与韧。
居民收入增长趋势与GDP保持同向,上半年全体居民收入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0.2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0.2个百分点。既说明居民收入与宏观经济有紧密的关联性,也体现出两者之间较好的协调性。
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93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6元,增长5.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城镇快1.0个百分点。从四大项收入看,除了经营净收入,农村居民增速比城镇居民低1.6个百分点外,其余三项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比城镇居民快0.9、5.0、2.0个百分点,较好体现了浙江乡村振兴建设成效。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城乡居民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从微观层面看,表现为良好、稳定、承压。上半年,我们走访调研了一些居民家庭,有的家庭收入来源渠道丰富,有开店收入、有企业打工收入、有房租出租收入、有退休工资,收入增长良好;以退休金等转移性收入为主的家庭基本是稳中有增;但也有些家庭收入不如预期,有一定压力。有一次我与一位陌生朋友闲聊,问他今年行情如何,他开始迟疑了一下,后来聊着聊着,他也放松了,他说近几年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比较卷,自己又是家里的主劳力,家庭收入压力较大。
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宏观层面数据之高低,更要关注微观层面生活之冷暖。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至于未来走势,市场可能依然有“硝烟”,但我们坚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务实干、担当干、同心干,没有过不去的坎,正常情况下,前三季度居民收入仍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谢谢。
香港经济日报: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内需作用更加突显。我想请问一下发布人,上半年浙江总体的消费情况怎么样?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年初以来,浙江大力实施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全省消费品市场发展趋于活跃、态势向上向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增速逐季提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下半年以及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8和1.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6.0%,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加快1.5和2.5个百分点,为去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
二是以旧换新持续显效,相关商品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等享受国补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4.5%、70.6%、60.9%和50.2%。
三是网上销售支撑有力,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兴起。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4%,增速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1个百分点。即时零售、闪购等新零售兴起,如天猫“618”促销活动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成为电商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路径。
四是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新动能加快释放。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文娱消费持续“圈粉”。品质型消费增长加快,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演艺和体育赛事火热,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浙BA”火热开赛,“百县大战”预选赛如火如荼,各地推出一系列“体育+消费”活动。网游、网剧、网文等文化“新三样”不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越剧《我的大观园》场场爆满。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15.7%和79.5%。此外,假日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五一”和“端午”假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了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谢谢。
杭州日报:我们注意到,6月的CPI是同比持平的,想请问一下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另外想了解一下今年下半年的物价走势预计会怎么样?谢谢。
吴红卫:谢谢您的提问。6月份CPI同比持平,与此前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相比,走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食品类价格环比由跌转涨,5月下降0.6%,6月上涨0.3%。比如,受高温梅雨天气和蔬菜季节性换茬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受长江流域禁渔期和东海伏季休渔期双重政策影响,水产品市场消费替代效应显现,对淡水鱼需求量增长,6月淡水鱼价格环比上涨4.1%。二是汽油柴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环比上涨,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6月份油价波动较频繁,环比总体上涨,柴油价格上涨0.5%,汽油价格上涨0.3%。三是贵金属价格涨势较好,上半年金饰品、银饰品、铂金饰品价格同比连续6个月都上涨,其中,6月份金饰品、银饰品、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1.2%、10.7%。
展望下半年价格走势,既有支撑物价稳定回升的积极因素,比如宏观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价格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服务价格有一定上涨势能,比如学生的暑期消费、职工的集中疗休养、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的文旅消费或将推高机票、住宿、旅行社收费等服务价格;此外,随着整治“内卷式”竞争举措落地落实,也将有助于一些商品价格的理性回归等。同时也有影响物价稳定回升的压力因素,比如,生产端的PPI仍在低位运行,内卷市场的整治需要假以时日等。所以,综合分析,正常情况下,预计下半年的物价会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