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25-00135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5-04-21
文  号: 有 效 性:

褚英国和吴红卫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5-04-21 16:52

来源: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4月2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褚英国、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吴红卫出席发布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徐伟伟主持。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发布、浙江在线等30余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照片.jpg

新华社:如何评价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的整体表现?主要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浙江加快落实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呈现不少亮点和积极变化。可以用四个“进一步”来概括。

一是生产供给进一步扩大。从工业看,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等政策作用下,工业生产稳步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2月的8.0%提升至一季度的8.9%。从服务业看,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社会物流周转加快,以及提振资本市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措施逐步显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一季度增长5.7%,比去年全年加快。

二是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从消费看,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从投资看,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发力显效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也比去年全年加快。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5%,加快4.4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出口顶压前行、展现强劲韧性。货物出口增长11.1%,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二位。

三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新。我省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四是宏观政策进一步显效。一季度,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力支撑经济稳步增长。从消费看,“两新”政策扩围加力,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从投资看,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9.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两重”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1%,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从生产看,需求端改善带动生产端加快,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自行车等消费产品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建筑工程机械、食品制造机械等投资设备产品产量均快速增长。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这是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的情况下实现的,实属来之不易,彰显出我省经济的强大韧性,这也是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结果。谢谢。


浙江日报:近段时间,浙江一系列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能否分析一下今年一季度浙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呈现出哪些特点?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立足自身优势,在“新春第一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从数据情况看,浙江新质生产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创新投入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增速比营业收入高4.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7%,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

从新兴产业看,较快增长。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加快。新质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为新兴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新质产品看,产量也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质产品产量爆发式增长,分别增长58.7%、54.1%、33.9%和26.2%。

从产业转型看,步伐更加稳健。产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新来源。一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5.9%,快于全部投资13.9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提升带动生产进一步加快,十七大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增加值增长8.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下阶段,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我们注意到,一季度和3月的CPI同比略有下降。请问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水平?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未来的趋势怎么看?谢谢。

吴红卫: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一季度浙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分月看,1月份受春节因素带动,CPI同比上涨0.7%;2月份受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下降0.9%;3月份,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食品、油价呈现下行态势,CPI同比下降0.4%,降幅较2月收窄0.5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反映出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逐步见效,释放出积极信号。

总体看,当前物价水平处于低位运行,从有利的一面来说,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老百姓的菜篮子提得相对轻松一些;从不利的一面来说,说明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传导影响到供给端的利益与积极性,进而可能影响就业与收入。所以,关于物价水平,需要辩证来看,保持合理水平应是最佳状态。打一个比方,以人体为例,如果短期内增重或减重很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平衡产生影响。

关于下阶段CPI走势,有几个积极有利因素,一是政策层面推动消费提振积极有力。比如,今年3月中旬,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居民增收、减负、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等7大行动,将有利释放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二是看好假日经济推动消费增长。从清明节跨区域流动人员增长等因素看,看好“五一”“端午”等小长假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机票、餐饮、住宿等旅游类消费价格有望回升。三是技术层面的负翘尾因素影响有所减弱。二季度翘尾影响为-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0.9)收窄0.3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消费市场总体供应充足,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没有变,同时上述三个有利因素或有助于物价形势逐步改善。谢谢!


香港经济日报:今年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聚焦加力扩围,惠民升级。我想请问一下,当前浙江消费市场整体情况如何?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开年以来,浙江陆续出台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推动更多的真金白银政策优惠直达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在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持下,一季度我省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消费展现活力。一季度餐饮收入增长7.5%,增势良好,快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4.2%。

从消费方式看,线上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6.7%,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提高至39.7%,线下消费创新发展,限额以上单位中,便利店、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分别增长25.4%和106.7%。

从消费品类看,品质类消费增势愈发强劲。一季度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9.1%和17.9%,品质类消费持续增长。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升级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19.9%、27.6%和72.1%,均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特别是以旧换新商品零售实现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倍、41.5%和47.8%,较去年全年分别提升69.4、17.6、30.3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个百分点。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下阶段,新型消费领域将不断扩容,消费供给将不断优化,消费潜能也将进一步释放。谢谢。


中新社:从发布数据上看,一季度浙江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请问如何看待这样的增长?预期未来的走势如何?谢谢。

吴红卫: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7元,同比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下面我从两方面谈谈这个增长速度。

第一方面,从积极的一面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今年一季度增速快于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浙江全体居民的收入名义增速比2024年全年快了0.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得更多一些。

二是城乡收入结构持续改善。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0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3元,增长5.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城镇居民快了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3,同比缩小0.02。

三是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5.4%,经营净收入增长6.4%,财产净收入增长2.7%,转移净收入增长5.6%。

第二方面,从压力的一面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内需仍有待提振,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持续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

二是增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比如,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家庭增收明显,有的家庭保持平稳,有的家庭收入不如预期。

为此,一要持续增强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的信心,这里我引用郑板桥先生的两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这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坚强韧性的生动写照。二要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的思路框架在实践中落实落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经济发展蛋糕。三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完善、优化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机制,努力让增收之光照亮每一个家庭。

关于未来走势,综合分析,正常情况下,上半年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是大概率。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浙江经视: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请问一季度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谢谢。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浙江一以贯之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浙江民营企业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有为的发展态势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有力提振了民营企业和全社会的发展信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经营主体队伍持续壮大。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6.4万户;截至3月末,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355.9万户和717.2万户,同比分别增长5.5%和5.8%,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重达96.8%。

二是民营工业企业稳步提速。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5.6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7%。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8.5%。1—2月,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增长9.1%,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继续释放。一季度,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1.05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提升0.8个百分点至81.1%;进出口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四是民间项目投资回暖。一季度,民间项目投资增长8.9%,比去年全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间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1.0%,民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3.3%。

总的来看,一季度浙江民营企业迎难而上、向新而生。下阶段,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焕发民营企业家“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努力提升民营企业“爱拼能赢”的硬实力,继续把浙江民营企业的“金名片”擦得更亮。谢谢。


央视网浙江:从前面介绍的情况看,一季度浙江在工业生产方面增长较快,请问原因是什么?

褚英国: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浙江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持续释放“8+4”经济政策体系效应,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不断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主要行业支撑有力。一季度,前10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9.8%、18.2%;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主要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9.9%、9.4%和9.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二是新动能引领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12.3%和10.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三是民营企业、小型企业贡献突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4%,增速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

四是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4%,增速高于工业销售产值2.5个百分点。通信电子、金属制品、通用设备、汽车、专用设备等主要行业出口增速均两位数增长。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下降,企业效益恢复面临不少困难,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下阶段,要落实好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供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谢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