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历次调查 > 劳资就业调查 > 课题选编

2021年三季度浙江企业用工形势稳中趋好

发布时间:2023-08-25 11:03

来源: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三季度,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把就业放在“六稳”之首,坚持积极就业政策,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全省约6500家企业的用工调查结果,企业用工形势总体平稳,大学生就业向好,但也存在员工工作稳定性较差、工资水平持续上涨等问题。

一、企业用工形势稳中向好

1.新招录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数增加。三季度,全部受调查企业共招录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4.9万人,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5.2%。从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来看,截至8月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生的落实率分别为94.2%、91.6%和97.8%,分别比上届同期高出3.6、5.5和3.1个百分点。

2.企业用工需求趋于平稳。预计下一季度用工人数将增加的企业家数占15.5%,预计减少的占9.1%,两者相差6.4个百分点,而一、二季度这个差额分别为15.3和8.8个百分点,呈逐季下降的态势,显示企业对用工的需求虽然还是比较旺盛,但程度逐季趋缓。只有24.3%的企业反映各种人员都不缺,其余75.7%的企业多多少少缺工,其中最缺普工的企业占36.7%,普工仍是缺口最大的工种。

3.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热度稳步恢复。三季度,受调查的企业中,共有184家企业因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原因减少了用工人数,比一、二季度分别多29家、7家,比去年同期多63家。但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比,还少21家。受疫情冲击,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步伐一度减慢,目前正在稳步恢复中。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员工的工作稳定性较差。三季度,在用工减少的企业中,有53.8%的企业是因为员工个人原因辞职,而因企业经营情况、技术升级改造、员工退休等所有其他原因而减少用工的企业只占46.2%。从历史数据及企业调研结果看,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90后”、“00后”等新生代从业人员的辞职率明显高于其父辈。

2.员工工资持续上涨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三季度,全部受调查企业新招录员工的平均月底薪为3437.5元,同比上涨15.0%,环比上涨0.9%。有35.2%的受调查企业反映新招普通员工的月底薪上涨,其中5.0%的企业上涨超过10%。在员工月底薪上涨的企业中,有18.6%的企业认为压力明显增大,72.2%的企业认为有压力但能消化,其余9.2%的企业认为没有压力。

3.劳动力供应减少和薪酬供求不对称是“招工难”的主因。在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企业中,有55.1%的企业认为“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或总体求职者人数减少,显示劳动力供应不足是最大的因素。次要因素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有40.2%的企业认可此项,说明企业能提供的薪酬水平和求职者期望得到的薪酬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三位因素是招聘渠道不畅及其他,只占4.7%。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和经营成本。通过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延续社保优惠,以及降低美团、淘宝等网络平台的过高“抽成”,为企业经营提供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员工工资大幅上升、企业用工成本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为企业减轻其他负担,将更多的利润空间留给企业,更高的工资水平留给务工人员,发挥企业的就业蓄水池功能,实现藏富于民。

2.充分挖掘劳动力资源。加大引进外省籍劳动力力度,多组织各类招聘会,推广政府免费招聘平台,倡导“直播招聘”等新型的招聘方式,吸引新生代劳动力到浙江就业;试点并推广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大专生、本科生职业技能培训;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浙江就业、创业,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3.加强企业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留人创造外部条件。年轻一代务工人员比其父辈更重视工作环境,对住宿条件、文化娱乐、购物餐饮等环境的要求更高。各地应在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建设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推广“蓝领公寓”等新型的住房保障形式,放宽落户政策,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融入感;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吸引他们长期居住。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人口处    叶鑫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