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22-00473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2-05-09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乡村振兴篇

发布时间:2022-05-09 09:19

来源:

来源: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一幅“农强、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霞铺浙江大地。

一、提质增效优化结构,农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系列组合拳,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浙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3579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0.07亿元,比2017年增长15.7%和15.1%,年均增长3.7%和3.6%。农、林、牧、渔、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比例由2017年的48.3:5.5:12:31.7:2.5演变为2021年的47.4:4.7:11.3:33.2:3.4。

聚焦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生产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别是严格实施非粮化整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产量稳定提升,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1510万亩、总产量621万吨,均创近五年新高,比上年分别增长1.3%和2.5%,比2017年分别增长3.0%和7.0%。

聚焦提质增效,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实施农业“12188”工程,积极发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蚕桑、竹木、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2021年,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34万吨,比2017年增长1.2%,油料产量32万吨,比2017年增长17.9%,茶叶产量18万吨,比2017年增长1.5%。2021年大型生猪养殖场(户)共有756家,比2017年末增加334家,大型养殖企业生产总体平稳,存栏占比总体维持在70-75%左右,生猪存栏640万头,比2017年增长18%。水产品产量626万吨,比2017年增长5.3%,其中淡水产品142万吨,比2017年增长16.3%。在非粮化整治、保耕稳粮背景下,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保持基本稳定,2021年水果产量723万吨,较2017年下降3.8%,中药材播种面积71万亩,较2017年下降2.6%。

聚焦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异彩纷呈。实施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延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加速发展。一是“三新”农业稳定增长。2020年全省“三新”农业产值1119.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占比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二是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新确定50个省级休闲乡村、60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创建主体。全省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0个,数量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达4976个,占全部村的23.6%,比上年的21.2%上升了2.4个百分点。

聚焦“消薄”行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和“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方式。2017-2020年,村集体收入增长强劲,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据全省涉农村(居)委会数据分析,村集体经济中位数从2016年的31.5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93.0万元,增长近2倍。2020年村集体经营收入中位数达26万元,比2016年增长约20倍。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占比高达70%,而10-20万元的村只有5%,20-50万元的村占25%。

二、生态引领创新驱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强化集约经营,农业产业升级形成新格局。全省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得到严格保护。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9个,建成验收特色农业强镇109个。统筹推进百条十亿级农业全产业链创建、十万农创客培育和乡村产业“一县一平台”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彰显现代农业新优势,认定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4个。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87家,营业收入达845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企业用工人数为67.27万人,比上年下降0.4%。

强化生态立农,绿色农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2021年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16个,累计154个;新认定绿色食品674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444个;新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10个,累计30个;新建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10个,累计35个。推行“肥药两制”,减量化成效明显,2021年化肥(折纯)、农药使用量预计分别为68.3万吨和3.5万吨,比2017年分别下降17.3%和23.9%。2017-2021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分别下降4.6%、6.6%,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2021年,全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91%。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实施禁渔期和增殖放养举措,维护海洋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水产品坚持提质稳量,2021年全省海水产品产量484万吨,比2017年仅增长2.5%。

强化科技强农,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浙江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2%。持续推进农业“机器换人”,2021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9%。2021年,农业劳动生产率4.6万元/人,比2017年提高1.2万元,增长35.3%;机耕面积1426.54万亩,比2017年增长1.9%;大中型拖拉机从2017年的1.44万台增至2021年的1.54万台。种质资源基础不断拓宽,育种“硬核”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省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稻品种面积占比达75.5%。

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农业日新月异。从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电子商务带动农产品热销,再到直播带货,农业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推进,移动支付、数字工厂等一批数字产业、数字技术加速布局。2020年,浙江省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40.6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淘宝村和淘宝镇数量分别为2203个、318个,位居全国第一,农产品网络零售占比3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不包括不提供配送服务的快递代收点)村数占比55.5%,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2020年我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66.7%,远超全国37.9%和东部地区41%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4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

三、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未来乡村呈现美好图景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为龙头,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全面提升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从探路到升级,倾情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

坚持精品创建,宜居乡村持续涌现。浙江率先出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倾情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美丽诗画生态宜居乡村持续涌现。2021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7.49万亩,建设战略储备林和美丽生态廊道59.21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规模45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17%,居全国前列。截至2021年底,共创成国家森林城市18个,省森林城镇703个,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482个。2021年,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1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0个、特色精品村31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5512个,全省50%以上行政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

坚持“三大革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把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这三件关键小事,当作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实事推进,一体化实施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域化、标准化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6%,生活垃圾“零填埋”。以还农村“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为目标,有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工作,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1.9万个,实现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面启动农村改厕扩面提升工作,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户家庭用上了冲水马桶,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5%,建有公共厕所的行政村比例达99.9%。

坚持塑风铸魂,乡风文明持续提振。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2021年,全省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26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级站比例97%,完成送戏下乡21722场、送书下乡418万册、送讲座送展览下乡23877场,组织文化走亲活动2354次。全国、省级文明村镇分别达270个、13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建成实践所、站、点5万余个,实践所、站覆盖率80%。2020年,全省有99.8%的村有村规民约,较上年增长0.2%,86.1%的村设置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较上年增长8.3%。全省村级图书室(馆)、文化站覆盖率达84.0%,较2016年(三农普)上升了9个百分点;平均每个村有1.3个农民业余文化组织,比2016年的1.06个上升22.6%。2020年,全省在建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点村132个、一般村617个,累计建设省级以上传统村落1042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636个,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四、致力实现共富共享,全面创造美好生活

浙江始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贯彻“先富共富”思想,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加快覆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强化城乡一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基础设施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和城乡间互联互通。行政村实现4G和光纤全覆盖,重点乡镇实现5G全覆盖,农村地区宽带网络与城市基本实现“同网同速”。2020年有线电视和宽带通村比重为99.6%和99.5%。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全省通公路的村占比超99.9%,具备条件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超85%,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和柏油路面的比重为99.0%;巩固客运班车“村村通”成果,行政村通客车全覆盖。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有效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超95%,累计完成提标人口超千万,水质达标92%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

补强短板弱项,优质公共服务加快辐射。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城市优质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农村社会事业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社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一是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2020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普惠性幼儿园193所、新增学位5万余个,一乡镇一公办中心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入学率99.99%,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98.6%。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受援全覆盖。二是医疗保障进一步提升。2021年末,全省拥有村卫生室11218个,村卫生室规范化率78.3%。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21年,全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80元/月;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55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

强化多措增收,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始终把农民增收、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247元,农民收入增速在疫情冲击下仍实现逆势增长,比上年名义增长10.4%,较2017年增长41.2%,年均增长9%。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比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低0.56,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成为农民生活最优、城乡融合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三是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圆满收官。高质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2021年全省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8%,高出全省农民收入增速4.4个百分点。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浙江要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奔着“农强、村美、民富”目标,必将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执笔人:胡永芳  胡娉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