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索 引 号: | 12330000727183266J/2021-21145 | 主题分类: | 统计 |
发布机构: | 省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1-06-29 |
文 号: | 有 效 性: |
12330000727183266J/2021-21145
统计
省统计局
2021-06-29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发布时间:2021-06-29 11:05
来源:
来源: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书写的百年;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转折中开创新局的百年。100年来,衢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不断探索适合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努力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衢州经济社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衢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疾苦。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衢州经济社会改天换地,迅速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期间虽然经历了动荡,但最终回归到稳定的发展轨道上。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衢州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从2012年11月至今,衢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衢州的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山更绿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多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百废待兴的衢州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衢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约束,加上战祸天灾频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金融业日趋衰落,交通邮电通信落后,商业不振,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长期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1949年,衢州生产总值(GDP)仅6176万元,人均只有61元。工业生产绝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全市没有像样的工厂,工业增加值仅348万元。农业生产水平也十分低下,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仅25.5万吨、棉花产量99吨、蚕茧产量3吨。人民生活水平贫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万元。交通运输和通信不畅,公路通车里程仅有189公里,旅客运输量为7.98万人,全市城乡电话用户只有225户。教育卫生水平不足,卫生机构仅12家,床位数81张,各类在校学生数4.9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4.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的衢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衢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迅速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投资兴办了衢州化工厂、江山水泥厂、龙游造纸厂等大企业。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经济发展受挫、各项社会事业徘徊不前的困境,最终经济社会重新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期间,1955年3月衢州专区建制撤销并入金华专区。
1950-1978年,衢州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8.5%、15.0%、34.0%和7.3%。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5.5万吨上升到1978年的82.26万吨,年均增长4.1%,人民生活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12个增加到339个,年均增长12.2%;床位数由84张增加到3175张,年均增长13.3%;在校生数由4.96万人增加到40.13万人,年均增长7.5%。人流和物流逐步畅通,公路里程数由1949年的189公里增加到1866公里,年均增长8.2%;旅客运送量由7.98万人增加到1033万人,年均增长18.3%;货物运送量由20.66万吨增加到552.2万吨,年均增长12.0%。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奋力奔跑的衢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衢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1年正式全面推行,短短三到四年就初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983年衢州乡镇企业开始起步,乡镇水泥行业发展尤为显著,江山何家山、江山丰足、江山大陈、衢县上方、开化马金等水泥厂相继建成投产。1993年,衢州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随后其他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工业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这期间,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衢州成为地级市,这给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002年,衢州市委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加快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工业平台建设,培育以“410”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3-2012年,衢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6.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衢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一)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增量规模显著扩大
1978年,衢州生产总值只有6.43亿元,之后连续跨越,1982年超过10亿元,1995年超过100亿元,2003年超过200亿元,2008年超过500亿元。2012年达到964.4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2.65倍,年均增长10.8%。2012年,衢州人均生产总值45503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7.9倍,年均增长10.3%。
(二)工业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有力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1978年,衢州工业增加值仅为1.98亿元,占GDP的30.8%;1988年工业增加值超10亿元,2000年超50亿元、2005年超100亿元、2007年超200亿元、2010年超300亿元;2012年达到418.2亿元,占GDP的43.4%,比1978年提高12.6个百分点。1979-2012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增速比同期GDP高2.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军。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4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过1/4,大中型企业89家。这期间巨化股份、江山化工(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山股份成功上市。
(三)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1978年,衢州财政总收入仅0.76亿元,1985年翻了一番,达到1.96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4.59亿元,2000年跨上10亿元台阶,2008年超过50亿元,2012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6.4亿元,1979-2012年年均增长15.6%。财政实力的增强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1978年,衢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96元,2003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79元,2010年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1811元,2012年,衢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187元,年均增长14.8%。1978年,衢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32元,2006年突破5000元,达到5359元,2012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14元,年均增长13.8%。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1.0和65.0平方米,分别比1985年增加29.6和46.7平方米。汽车进入千家万户,2012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分别为23辆和5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衢州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衢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1433”发展战略体系,加快“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按照“打造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2013-2020年,衢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水平。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衢州生产总值1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居全省第3位,是自2014年以来最好位次。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美元,比全国(2019年人均超1万美元)提早一年。
(一)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交通先导取得新突破。2020年末,衢州各类公路里程8661公里,是2012年的1.11倍。杭衢铁路全线开工,机场迁建选址获批。衢九铁路、衢宁铁路、杭新景高速、美丽沿江公路等建成通车。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2092万吨,是2012年的1.38倍。其中,水运19.5万吨,是2012年的4.88倍,衢州港龙游港区、衢江港区开港运营,货物总吞吐量突破300万吨。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38.6万人,是2012年的2.03倍,民航通航城市增加到19个。城市建设打开新格局。2020年,衢州建成区面积145.98平方公里,是2012年的1.32倍。南孔古城、核心圈层、高铁新城“三城记”建设开篇起势,衢州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2020年城镇化率为57.57%,比2012提高了10.9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比2012年增加32.26万人,年均增加4.03万人。全面“融杭联甬接沪”,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加入杭州都市圈,接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启动建设。市外科创飞地达到29万平方米,成为开放发展的新平台。
(二)协调发展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衢州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8.2%,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高中毛入学率98.1%。2020年末,衢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95个,是2012年的2.26倍;卫生技术人员19399人,是2012年的1.72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833张,是2012年的1.78倍。2020年,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84.23万人,是2012年的1.62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70.88万人,是2012年的1.43倍。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2020年,衢州人均预期寿命80.18岁,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9.43/10万和6.88‰下降到2020年的5.7/10万和2.40‰。以全国第4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荣获“世界长寿之都”称号、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创”。
(三)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衢州R&D经费支出由2012年10.04亿元增加到2019年25.28亿元,增长1.5倍;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1.03%提升至2019年1.61%,提高了0.5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快速增长。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由2012年3.66亿元提高至2020年14.84亿元,增长3.1倍,年均增速19.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12年2.64%提升至3.23%,提高了0.59个百分点。专利发明质量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衢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9865和6557件,分别是2012年的2.01倍和2.04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82件,是2012年的5.13倍,发明授权量占比由2012年的4.1%上升到2020年的10.4%。知识产权含金量不断提高,2019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78件,比上年增加1.05项。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平台列入省“万亩千亿”平台,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巨化技术中心成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47.4%和26.9%,比2012年分别提高14.2和9.5个百分点。2013-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2%、8.1%和7.4%,增速分别快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2.5、1.4和0.7个百分点。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9.9亿元,占GDP比重3.7%,比2017年提升0.7个百分点。江山欧派、牧高笛、仙鹤股份、五洲纸业、华康药业5家企业成功上市。
(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展现新作为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绩。2020年衢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9.4%,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54.5%。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96.4%,比2014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市区PM2.5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26微克,比2014下降54.4%;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比2014年提高4.8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底,化学需氧量比2015年累计削减18.05%、氨氮累计削减16.84%、二氧化硫累计削减24.01%、氮氧化物累计削减17.06%,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定“十三五”目标任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97.27%,比2012年提高9.23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比2012增加4.14平方米。衢州成为首批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六夺“大禹鼎”。
(五)共享发展惠及全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衢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300和26290元,分别是2012年1.75和2.45倍,年均分别增长8.4%和9.8%。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8,低于全省0.08个百分点,比2012年缩小0.76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结构中,吃、穿等生存资料支出的占比由2012年的47.6%降低到2020年的34.2%,而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和保健方面支出的占比由2012年的19.6%提高到2020年的20.5%。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12年分别为41.0和65.0平方米,2020年提高到51.8和81.3平方米。202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67.4亿元,是2012年的2.58倍,年均增长12.6%。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衢州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经历过坎坷和磨难、收获过成功和喜悦。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衢州人民将风雨兼程,铿锵前行,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不懈奋斗,开启新的实践、新的征程、新的奋进,在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努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担当作为,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衢州力量。
(衢州市统计局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