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20-20530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0-04-29
文  号: 有 效 性:

一季度浙江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9 10:44

来源:

来源: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唱响“浙里来消费”为主线,实施数字生活新消费、放心消费优环境等“六大行动”,虽然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随着全省复工复产有效推进,消费品市场运行有所恢复。

一、市场现状

1.市场销售有所好转,显现韧性好于全国平均。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34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比1-2月收窄3.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下降17.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0.6%,降幅比1-2月收窄4.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降幅比全国平均小4.3个百分点,在前期我省疫情较重、管控更严的背景下,我省消费品市场韧性更显。

2.企业顺势转型,线上零售快速扩张。疫情影响下,“宅经济”与“云生活”等消费模式积极拓展,我省企业顺势加快转型升级,无接触式购物、配送、在线消费等新业态在短期内得以快速生长,线上零售呈现逆势增长。从限额以上单位看,一季度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3.9%,比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平均高32.9个百分点,占比达22.1%,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

3.粮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增长较快,耐用品下降明显。疫情期间,在居家生活需求增加及相关商品物价上涨拉动下,居家生活相关商品逆势增长。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看,一季度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等生活必需快消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7%和18.7%,远高于限额以上平均水平,而耐用品相关的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分别下降41.5%、29.8%和22.2%,降幅大于限额以上商品平均。

4.批发零售业恢复较快,住宿餐饮业受创较重。从经营情况看,一季度消费品相关的四个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均呈下降态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0.9%,降幅比1-2月收窄7.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降44.0%,降幅比1-2月扩大2.6个百分点。从企业财务情况,看,与上年第四季度相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一季度合计有69.3%的企业盈利减少,其中住宿和餐营业减少的企业比例为95.3%,且有60.9%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资金紧张,住宿餐饮业承压更大、受创更重。

5.复商复市进展较好,二季度经营预期有所提高。从我局开展的企业经营快速问卷调查看,一季度经营水平已达到去年同期5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66.5%,相比1-2月有所回升。企业对二季度经营预期有所提高,4月7-9日开展的调查中,预计保持增长、基本持平以及下降10%以内的企业数占比较前一次问卷(3月22-24号)分别提高5.8、17.6和1.8个百分点,预计下降10%以上的企业减少了25.2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消费作为经济循环的终端,经济形势、收入预期、商品价格、消费环境等都影响着市场稳定,结合境外疫情、经济形势以及市场调研情况看,仍有三个方面需要加以关注。

1.大幅补偿性消费很难出现。国内疫情尚未完全解除,消费者对外出消费仍存有健康安全顾虑,对于综合体、大型购物商场等聚集性消费场所仍有排斥,消费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升级类消费不足。随着国际疫情蔓延,各主要经济体经济下滑明显,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加上疫情导致经济活动的减少,使部分消费者的收入下降,削弱了消费能力,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大幅报复性补偿消费很难出现。

2.小额消费券对短板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为提振消费信心、增加市场热度,3月底,杭州等市发放小额“满抵”消费券,引起市民关注。从杭州反馈数据看,截至4月6日 24:00,累计财政补贴金额2.1亿元,直接撬动消费金额23.1亿元。结合消费券使用情况和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情况看,杭州降幅收窄程度并未好于各市平均,对限上单位拉动效果不明显,综合分析为小额消费券在使用过程中仍以粮油食品类等生活必需品为主,未能有效拉动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短板消费。建议发放大额满抵消费券,引导居民对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耐用品更新换代,以补充目前消费短板,进一步促进新增消费。

3.出口转内销可能会引起市场阵痛。出口转内销是目前顺应境外疫情形势的不得已之举,通过企业调研发现,出口商品向内销市场转移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市场商品的价格体系产生冲击。从往年出口情况看,2-6月是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的出口高峰期,在上一年度企业已完成或部分完成订单生产的情况下,出口转内销将放大国内市场供给端,与原内销企业相比,出口型企业无内销途径优势,部分企业只得通过压低售价打开国内市场,从而对价格产生冲击,引发市场阵痛。

综合来看,疫情影响是短期的和外在性的,我省消费品市场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长期平稳增长的基础没有变,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的内在发展态势没有变,随着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预计二季度市场将加快复苏进程。


(贸易外经处  王小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