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18-20529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18-02-02
文  号: 有 效 性:

2017年四季度浙江消费者信心指数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2 18:07

来源: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2017年,浙江经济继续保持稳走向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信心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上升。

一、消费者信心指数稳中有升

四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29.0,比三季度上升6.7点,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升势。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评价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为126.3,上升6.4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预期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30.8,上升7.0点。从影响指数走势的主要因素分析,四季度居民就业和收入信心继续向好,网络促销带动消费意愿提升,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信心持续增强。

图1 全省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

11个市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位于“乐观”区间。其中,台州、丽水和绍兴市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137.9、133.7和132.2,均在130以上。

图2 四季度11个市消费者信心指数

城乡消费者信心指数均有上升。其中,城镇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30.1,比三季度上升6.6点;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7.3,比三季度上升6.9点。

图3 城乡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

从人群分类看,各类消费人群信心均走高。其中,按年龄段分,上升最快的是61-65岁、41-50岁和31-40岁人群,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比三季度上升10.2、8.9和7.6点;按家庭收入分,上升最快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和2500元以下的人群,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上升9.2和11.3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群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三季度的96.6上升到了107.9,进入“乐观”区间。

图4 四季度各分组人群消费者信心指数

二、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就业信心持续提升

浙江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经济运行保持稳走向好的态势,消费者就业信心持续提升。四季度,消费者对就业形势的判断继续保持乐观,就业信心指数为136.7,比三季度上升8.0点,运行于“乐观”区间。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就业状况评价的就业满意指数为138.6,上升6.1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就业状况预期的就业预期指数为135.4,上升8.5点。

图5 全省消费者就业信心指数走势

从人群分类看,各类人群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比较乐观,就业信心均走高。其中,按年龄段分,上升最快的是41-50岁、51-60岁和31-40岁人群,就业信心指数分别比三季度上升10.7、9.3和8.9点;按家庭收入分,上升最快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0-15000元和2500元以下的人群,就业信心指数分别上升12.9和10.1点。

(二)收入信心持续向好

四季度,消费者收入信心继续呈现向好态势,收入信心指数为125.2,比三季度上升5.2点,运行于“乐观”区间,为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收入状况评价的收入满意指数为123.7,上升4.8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状况预期的收入预期指数为126.1,上升5.3点。

图6   全省消费者收入信心指数走势

从人群分类看,各类消费人群的收入信心普遍乐观,收入信心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按年龄段分,上升最快的是61-65岁、41-50岁和31-40岁人群,收入信心指数分别比三季度上升13.5点、6.9点和5.8点;按家庭收入分,上升最快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人群,收入信心指数上升12.4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群的收入信心指数从三季度的85.6上升到98.0,但仍处于“悲观”区间。

(三)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四季度,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消费意愿指数为116.7,比三季度上升7.4点,位于“乐观”区间。其中,认为当前购买所需物品(购房除外)的时机“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消费者占64.1%,比三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

图7 全省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走势

从人群分类看,各类消费人群的消费意愿普遍提升。其中,按年龄段分,上升最快的是41-50岁、31-40岁岁和61-65人群,消费意愿指数分别比三季度上升9.9、7.2和6.8点;按家庭收入分,上升最快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和15000元以上的人群,消费意愿指数分别上升11.6点和11.5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群的消费意愿指数从三季度的81.3上升到92.9,但仍处于“悲观”区间。

三、消费行为分析

(一)投资消费仍偏保守

消费者投资消费仍偏保守,传统理财方式银行储蓄仍是第一选择,选择比例为54.0%;保险和股票、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消费者主要的理财方式,选择比例分别为37.0%和32.4%;选择投资房产的消费者比例为25.2%;选择其他投资方式的消费者比例为3.2%。

图8 四季度消费者投资结构

(二)移动支付成为消费支付的主要形式

2017年,62.2%的消费者把移动支付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其次为现金支付(22.3%)和银行卡刷卡(9.8%)。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普及和新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就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成为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

图9 支付方式结构

分年龄看,21-30岁的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的比例最高,为86.2%;选择现金支付的比例最低,仅为6.5%。从30岁后,移动支付的选择比例随年龄的增大递减,最低的是61-6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比例为14.6%;反之,现金支付的选择比例随年龄的增大递增,61-6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比例最高,为67.8%。

从家庭收入看,选择现金支付作为最常使用支付方式的比例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而选择移动支付的比例大致上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递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货币虚拟化对不同收入消费者在使用上的感受差异:家庭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钱的感受更数字化,家庭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对钱的感受更实物化。

从工作状况看,全职工作者使用移动支付更普遍(69.3%),离退休人员更偏爱使用现金支付(59.3%)。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比例为64.2%,高于农村(59.3%)。

分地区看,温州和杭州的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比例最高,分别为72.3%和72.2%,均超七成;舟山的消费者选择比例最低,为53.0%。

(三)超七成消费者参与网络平台购物节并消费

当问及“您的家庭在今年的双11和双12购物节中是否有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消费?”,70.7%的消费者选择“有”,29.0%的消费者选择“没有”,还有0.3%的消费者表示不清楚。

分年龄看,21-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参与比例最高,为73.9%,61-65岁的消费者参与比例最低,但也有42.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的参与比例(71.6%)高于农村(62.5%),城乡

差距的很大原因是物流业的普及程度和便利性的差距。

参与双11和双12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中,购买最多的商品依次是“服饰类”、“化妆品和日用品”和“食品和餐饮”。网络平台的购物节活动对我省多数消费者存在吸引力,而消费者网购的商品种类更倾向于日常生活所需。

图10 网络购物节购物分类

从购物金额看,参与双11和双12网络购物的家庭大多数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内,其中家庭消费金额在1000-3000元的最多,占37.3%。对照我省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省的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节期间的消费相对比较理性。

图11 网络购物节消费金额

(四)超四分之一的消费者选择海淘

当问及“2017年你的家庭是否有通过境外游或者海外代购的形式购买过国外产品?”时,26.4%的消费者选择“有”,73.3%的消费者选择“没有”,还有0.3%的消费者表示不清楚。

分年龄看,近四成21-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参与海淘,参与比例(39.6%)最高。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参与比例(27.5%)远高于农村(12.5%)。从家庭收入来看,海淘的参与比例与家庭平均月收入呈正相关,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参与比例最高,为47.1%;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消费者参与比例为6.0%。参与海淘的消费者多为年轻、有较高固定收入。

参与海淘的消费者中,购买最多的商品依次是“化妆品和日用品”、“食品”和“婴幼儿用品”。消费者选择海淘的商品种类多为生活必需品,而商品使用的安全性在海淘行为中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图12 海淘购物分类

从购物金额看,参与海淘的家庭大多数消费金额在10000元以内,其中家庭消费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最多,占33.4%。

图13 海淘消费金额

(民调中心  王冬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