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信息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18-20621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18-11-20
文  号: 有 效 性:

改革开放40年浙江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速

发布时间:2018-11-24 16:49

来源:

来源: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人群差距,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切实地惠及全省人民。特别是近10年来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推进,浙江已成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最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最强的省份之一。

1.公共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浙江自200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以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不协调到逐步协调、从低水平逐步向中高位迈进的一个发展历程。2010年,印发《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监测评价工作。2015年,制定涉及8大领域涵盖114项公共服务清单的“十三五”规划。2017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为94.4%,比“十二五”末提高7.2个百分点,地区间实现度差异逐步缩小。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不断探索建立以标准化手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017年,颁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方案(2017-2020年)》,标志着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重点领域标准清单基本完成,浙江由此跨入清单化、标准化、制度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阶段。

2.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浙江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倾斜,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差距不断缩小。2017年,全省实施薄弱学校改善工程90个,完成投资21.4亿元。义务教育生均事业性经费城乡比例为1∶0.99。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等六大工程,提升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成为全国首批5个获得全面评估认定的省市之一。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2017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95%。等级幼儿园覆盖率96.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34%。

二是公共卫生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率先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城市医疗资源下沉县(市、区)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2017年,全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96家,每万人公共卫生人员5.61人(常住人口计算),注册全科医生2.2万人(每万居民拥有4名全科医生),其中,1.86万名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从2007年的15元提至2017年的50元。2017年,93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中医馆,积极发挥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浙江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省内健康信息三级平台全部联通的5个省份之一。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0%,比2008年提升14.5个百分点;慢性病防治素养由2008年的5.46%增至29.71%,提高4.4倍。城乡居民电子健康建档率89.9%,比2007年提高8.0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保障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健全。全省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统一,率先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实现全民医保。2017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职工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分别为135、4123和977元,比2010年提高1.25、1.12和2.58倍。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保障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差距由2010年的每人每月131元降为9元,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程度达到98.8%。医疗救助水平稳步提升,70个县(市、区)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联网结算。社会福利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48.6张,城乡集中供养率91.8%。

四是生活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交班次、运力、站点持续加密,2017年末,拥有城市公交车约3.5万辆,节能环保型车辆占比超过50%,日均客流约1040万人次。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省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从2015年底的25.2%提升至26.8%,人民群众对城市交通满意度从74.6%提升至80.3%。提前三年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目标,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4A及以上县比率达96.8%,位居全国前列。城市供水总水样合格率96.96%,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99.31%,县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4.77%。

五是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继全省博物馆率先在全国实现免费开放后,2012年,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各级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017年,浙江率先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制订施行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出台各类行业标准和项目标准190个,建立“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据跟踪平台”。公共文化发展更加均衡合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已实现全覆盖,基本完成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全覆盖,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至2017年末,创建了全国文化先进县32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个、示范项目4个;省级示范区7个,示范项目10个;省级文化强镇128个;省级示范村(社区)836个。

六是公共安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省命案实现当年100%侦破。全面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综治中心和全科网格建设。2017年,共建成全科网格7.8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3.4万名。社会智能化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全覆盖、全联网。健全公共安全体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分别提升至76.28%和8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052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