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快讯 > 统计分析

2016年浙江经济运行稳走向好

发布时间:2018-11-23 12:23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2016年,浙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省经济运行稳走向好,结构效益持续改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取得积极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从增长速度看,总体平稳,快于全国 

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6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6.7%)0.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2%,上半年增长7.7%,前三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0518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4001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例为4.2∶44.2∶51.6。人均GDP为83538元,增长6.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577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快于全国(见表1)。 

1.三大产业稳中有进工业平稳增长。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09亿元,增长6.2%,增速高于上年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和3.0%,其中汽车制造、通信电子、石油加工、仪器仪表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4.5%、19.4%、18.0%和11.1%。服务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 增速1.9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2.9%。其中,批发和零售、交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2%、5.5%、3.9%、11.9%、20.6%和8.8%。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营业收入9237亿元,增长22.0%,高于全国10.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农业生产有所提速。2016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02亿元,增速由一季度的1.4%、上半年的1.8%,提升至全年的2.8%,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产量752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早稻总产量增长9.0%,单产增长10.1%;秋粮总产量增长1.2%,单产增长1.7%。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增长3.0%、13.4%、9.9%和2.2%。畜牧业生产下降,渔业生产增长。预计肉类总产量118.1万吨,下降9.9%,其中猪肉产量90.7万吨,下降12.2%;水产品产量635万吨,增长5.5%。 

2.三大需求总体平稳投资平稳增长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2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项目投资22102亿元,增长13.0%,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7469亿元,从一季度的下降1.7%回升到全年的增长5.0%。新开工项目投资等先行指标增长较快,新开工项目36732个,增长22.0%,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22.1%。消费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71亿元,增长11.0%,增速比上年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下半年各月累计增速基本稳定在10.9%左右,全国在10.3%左右。汽车类零售额逐月回升,增速从一季度的4.3%回升到上半年的6.1%和全年的9.3%。出口增速领先全国2016年预计进出口总值2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17646亿元,增长2.9%,增速领先全国(-2.0%);进口4536亿元,从前三季度的下降0.9%转为增长3.7%,自11月开始结束了2014年7月以来连续27个月的下降态势。出口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 

二、从结构动力看,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 

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等六大短板,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加快成长,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 

1.新产业加快增长。七大产业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健康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见表2),预计全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0.6%。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1%、38.8%和22.9%,比重比上年提高2.0、2.0和0.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8.5%、65.0%和31.0%。从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看,25个行业保持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24.5%)、通信电子(19.4%)、石油加工(18.0%)、仪器仪表(11.1%)、专用设备(9.5%)、医药(8.5%)、电气机械(8.2%)等行业增加值增长较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11月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35.2%和40.8%。 

 

2.新产品较快增长。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1.6%;新产品产值率为34.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90.2%。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0种新产品产量中,有6种呈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光纤、智能手机、光缆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19.9倍、29.1%、28.5%、25.1%、18.0%、11.8%,生产工业机器人3169套。  

3.新业态、新方式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快速增长,2016年,网络零售额突破万亿,达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5.4%;省内居民网络消费5252亿元,增长30.9%。限额以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58.3%。预计跨境电商零售出口320亿元,增长41.6%。网络销售带动了信息消费和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移动互联网流量6.3亿G,增长93.2%;电信业务量2465亿元,增长55.9%;快递业务量59.9亿件,增长56.3%。服务贸易增长较快,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173亿元,增长15.2%,其中出口增长 17%,服务贸易总额占外贸总额的12.5%左右,比上年提高约1.2个百分点。 

4.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创意设计、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模式对居民生活带来便利,进一步拓展了消费领域。浙江省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600多万人,预约总量超过2700万人次,预约成功率70%以上。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农家乐不断创新升级为民宿和乡俗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据省农办资料,2016年,全省农家乐经营村点达3484个,接待游客2.8亿人次。 

5.创新创业氛围愈浓。一是加大特色小镇的培育发展,促进金融、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进一步集聚。前三季度,130个省级特色小镇投资1101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748个,集聚各类创业人才2万余人,新入驻企业10224家。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2016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7.3%,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30亿元左右,增长11.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3.2%。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288亿元,增长42.8%,年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家数累计分别达到9474和31584家。三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市场新生力量不断增加。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95.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30.8万户,比上年增长21.3%;新设个体工商户64.5万户,增长16.2%。截至12月底,全省在册市场主体528.6万户,其中,企业168.4万户,分别增长12.2%和16.4%。四是浙商回归项目持续增长。预计全年浙商回归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新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0个,15亿元以上项目62个,30亿元以上项目21个。五是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稳步提升。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45家,实际利用外资1176亿元,增长11.1%,为全面完成“五年五千亿”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68.9亿美元,增长20.7%,对外实际投资99亿美元左右。 

6.大型企业、大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7.9%,增速高于中型(4.7%)和小微企业(6.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达40.8%,高于中型(25.1%)和小微企业(34.1%),高于上半年1.3个百分点。在投资新开工项目中,投资额在100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10-100亿元项目305个,比上半年增加188个,比上年增加148个。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分别增长35.3%、17.6%、14.3%和51.9%,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7.民营经济的优势和活力继续提升。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上榜数(134家)居全国首位,连续18年蝉联全国第一。2016年新设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全部新设市场主体的98.7%。民营企业出口带动作用提升,1-11月出口额增长7.0%,占比达75.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三、从增长质量看,企业增效,百姓增收,生态良好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2016年,财政总收入92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分别增长7.7%和 9.8%,其中,税收收入4540亿元,增长9.0%,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5.6%。在地税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增长0.1%,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增长14.4%,企业所得税增长6.4%;非税收入762亿元,增长15.3%。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提升,民生实事积极推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6亿元,增长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计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4873亿元,增长14.4%。 

2.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829亿元,居全国第5位,增长16.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9个百分点,也高于江苏(10.5%)、山东(1.2%)和广东(14.4%)等沿海省份,居全国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高于江苏(6.41%)、山东(5.65%)和广东(6.18%)。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8%,劳动生产率达20.3万元/人(折年),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38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整体盈利,28个行业利润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1427亿元,增长28.4%,增速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2个百分点。 

3.百姓获得感提升。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237和22866元,增长8.1%和8.2%,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0%和6.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066,比上年的2.069缩小0.003。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2015价);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成效显著。2016年,“五水共治”新增城镇污水管网3252公里,河湖库塘清污(淤)量为10100万方,累计达13652万方,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54亿平方米,“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3.4亿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境质量改善。221个省控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77.4%(年度目标74%以上),比上年上升4.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比2.7%,比上年减少4.1个百分点。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8.4%,比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降低6微克/立方米。 

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 

去产能有新进展。压减钢铁产能388万吨,国家下达的5年钢铁压减任务1年完成。预计全年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企业2000余家,整治“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3万家以上,处置僵尸企业555家,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纸浆、水泥熟料、人造板、水泥、粗钢产量分别下降19.5%、9.9%、7.8%、4.1%和1.6%。四季度,浙江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7%,比一至三季度分别提高2.4、0.7和1.8个百分点。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2%,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主营业务收入2.3个百分点。 

去库存有新成绩。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636万平方米,增长44.3%,商品房销售额9605亿元,增长52.5%,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16.3和24.5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从上年的增长21.4%转为下降0.5%,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下降9.2%。商品房去化周期从上年的22.2个月下降至11.7个月,其中住宅从15.8个月降至7.3个月,总体已回到合理区间。 

去杠杆有新起色。企业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0%,为年内最低,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1.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企业并购重组活跃,2016年,177家境内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375次,并购投资规模达1616亿元。 

降成本有新成效。制定实施50条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举措,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1元,低于上年同期(84.7元),低于全国(85.8元),低于江苏(86.2元)、山东(88.1元)和广东(84.7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下降11.5%,其中利息支出下降13.0%,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财务费用由一季度的1.6元、上半年的1.5元降至1-11月的1.3元;企业税金同比增长5.5%,增幅为年内最低,税金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一季度的4.6%降至1-11月的4.2%。  

补短板有新作为。围绕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改革落地等六大领域制定实施补短板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全面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五、从要素供给看,存贷款、用电量和货运量回升 

1.存贷款同比多增。201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9530亿元,增速从6月末的8.7%回升至10.2%;全年新增存款9229亿元,同比多增524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81805亿元,增速从6月末的6.0%回升至7.0%;全年新增贷款5338亿元,同比多增381亿元。在境内贷款余额中,住户贷款占到34.2%,贷款余额增长18.3%,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36.5%,增速继续提高,占到境内贷款余额的20.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增长1.7%,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7.8%。1-1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6434亿元,同比多增103亿元,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其中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融资)2478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8.5%,同比上升9.6个百分点。 

2.用电量增速回升。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3873亿千瓦时,增速由上半年的5.3%上升至9.0%,比上年上升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761亿千瓦时,增速从上半年的4.0%上升至6.9%,比上年上升7.4个百分点;三产用电量515亿千瓦时,增长15.0%。 

3.货运量增速回升。2016年,全社会货运量21.5亿吨,增速由一季度的2.0%、上半年的6.3%回升至7.1%,比上年上升4.1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14.1亿吨,增长2.0%,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11.4亿吨,增长3.9%,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8个百分点。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增长3.7%,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 

六、从市场价格看,CPI总体稳定,PPI继续回升,房价高位趋稳 

1.CPI温和上涨。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升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4.4%、2.7%、2.5%、1.5%、1.3%、1.0%和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3%。其中,猪肉和鲜菜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0%和14.0%。 

2.PPI降幅明显收窄。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1.7%,购进价格下降2.2%,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1.9和3.3个百分点,大于全国0.3和0.2个百分点。从月度看,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自11月份走出2012年以来连续58个月的下降区间后继续回升;环比上涨1.5%,连续6个月上涨。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9%,自10月份走出下降区间后继续回升;环比上涨2.4%,已连续10个月上涨。 

3.房价同比上涨,环比涨幅回落12月份,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涨幅连续3个月回落;同比上涨20.0%,涨幅连续2个月回落。11个设区市价格环比7涨3平1降,其中,宁波下降0.1%,为今年以来首次下降;杭州、湖州和舟山价格持平;嘉兴上涨0.6%,涨幅居首;温州、绍兴和台州均上涨0.4%,金华上涨0.2%,衢州和丽水均上涨0.1%。11个设区市价格同比均为上涨,其中,杭州、宁波、金华、湖州价格分别上涨28.6%、12.2%、6.6%和5.4%,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5、0.4、0.2和0.1个百分点,嘉兴、温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丽水分别上涨18.3%、4.7%、2.9%、2.5%、2.5%、2.0%、1.7%。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杭州、宁波、温州、金华4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居全国第6、21、41和33位。 

七、从民生改善看,就业稳定,社会平安 

1.就业和保障切实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年末登记失业率为2.87%,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全省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万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万人。四季度,浙江消费者就业信心、收入信心指数分别为120.3和116.9,连续三个季度上升。 

2.平安浙江建设深入推进。2016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为96.43%,比上年上升0.09个百分点。全省70%以上的县(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于96%。平安浙江建设在服务保障G20中进一步深化,96.52%的受访者认为在治安领域有安全感,继续保持高位且比上年有所提高,91.54%的受访者认为在生态环境领域有安全感,比上年提高5.09个百分点,改善明显。 

3.人口适度增长,城市化率提高。2016年末,预计全省常住人口5590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城市化率)在67%左右,比上年的65.8%有所提高。预计杭、甬、温、金4市城市化平均水平达到71%,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因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提高至5.7‰,比上年的5.02‰高0.68个千分点,增速处于可控范围。 

2016年,浙江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但受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浙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增长不快,企业家信心需要进一步提振。地区、行业、企业分化,新旧动能尚处于接续转换过程中,转型升级较快的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较好,而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的部分地区经济增速减缓,纺织、服装、饮料、食品、皮毛羽、化纤、橡胶、塑料、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产值利润回落,外需市场依然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风险隐患犹存,部分三四线城市和非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压力仍较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率仍然偏高,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依然突出。环境、交通等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2017年,浙江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方位,担当起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之鲜活样本的崇高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着力补齐短板,进一步弘扬浙江的创业创新精神,真抓实干,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均衡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综合处 傅吉青 黄洪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