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 引 号: 12330000727183266J/2018-20550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省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18-10-25
文  号: 有 效 性:

波澜壮阔钱江潮 走在前列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告之一

发布时间:2018-10-25 09:19

来源:

来源:省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改革开放40年,浙江人民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率先推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本。特别是21世纪以来,历届省委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到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经济影响力迅速上升,书写了改革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

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40年来,浙江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40年的浙江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就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路。回眸40年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浙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伊始,浙江从国情省情出发,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省内得到普遍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非农领域,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乡镇企业由1978年的7.4万家增至1991年的51.6万家。三是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不断发育。温州“十大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市场”等闻名全国。

民营经济的成长和市场化发展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至1991年的1089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升至第6位,年均增长12.2%,增速比全国快3.2个百分点。人均GDP由331元增至2558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6位升至第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2元增至21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65元增至1121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由第11和第7位升至第4和第3位,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最显著的两大特征。一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1993年下发《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1994年出台《关于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到1998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规模大的乡镇企业纷纷改制为私营企业,全省掀起了兴办私营个体企业的高潮。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991年的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2000年的158.9万户和17.9万家。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以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许多县域的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2000年与1991年相比,国有工业企业由3209家减少到1002家,工业增加值却从126亿元增至214亿元。三是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取得成效。以专业市场为主的一般商品市场,开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2000年与1991年相比,商品交易市场由3802个增至4348个,成交额由205亿元增至4023亿元,增长18.7倍。生产资料市场、初级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开始兴起并逐渐扩大。四是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1991年,对外开放规模很小,进出口、出口额分别仅为38.5和29.1亿美元。在1993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后,浙江积极推进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进出口、出口分别为278.3和194.4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6.2和5.7倍,出口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4.2%上升到26.2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由2.8亿美元增至112.2亿美元。此外,率先全国进行农村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财税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

这一时期,浙江经济高速增长。1992-2000年,GDP年均增速为14.7%,比前一阶段高2.5个百分点。2000年GDP增至6141亿元,在全国的位次自1996年超过四川后稳居第4位。人均GDP增至13416元,居全国第4位,为各省区最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增至9279和4254元,均居全国第3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1999年浙江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100%。

第三阶段(2001-2012年):完善市场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实施“八八战略”,实施“两创”“两富”等发展战略,推动浙江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一是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大发展,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并购、合作,国企改革、改造和改组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的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租赁市场、要素市场逐步完善且不断创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全世界小商品集散基地。三是多元化对外开放取得成效。实施出口主体、产品、市场、渠道多元化战略,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私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额从2000年的6.5亿美元快速增至2012年的1300亿美元,带动全省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越上海居全国第3位。利用外资“短腿”有了实质性改观。2001-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002亿美元,12年的额度相当于之前22年的7.7倍。“引进来”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项目遍布12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得到拓展。

这一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平台上运行。2012年,GDP增至34739亿元,稳居全国第4位,年均增长11.8%。人均GDP在2006年超过3000美元,为各省区中第一个达到3000美元的省份,2012年则突破1万美元。2001-2012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分别达2.0倍和1.5倍,年均增长9.5%和8.1%。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社会实现度已超过90%,2012年超过95%。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十八大以来,浙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有力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特别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撬动各领域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率先全国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率先全国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二是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巩固和提升浙商优势。在深化国企改革同时,制订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浙商回归”“四换三名”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等,全力打好以“四个强省”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富强浙江建设。四是突出创新强省工作导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五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巩固和提升开放大省的国际影响力。六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城、治乡,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率先推进五级“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浙江建设成效显著。七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市化,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山区和海岛地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区域进一步融合。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清廉浙江、公

共服务均等化等,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这一时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社会和谐安定,富民惠民安民。2013-2017年,GDP年均增长7.8%,各年经济增速稳定在7.6%至8.2%之间,为40年来波动最小的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和7.4%,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二、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较为成功的发展道路。在这片陆域面积不大、山区居多、资源短缺、基础较弱的土地上,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奇迹”,经济总量、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大幅跃升并稳居全国前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大省之一。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GDP总量从1978年的124亿元跃升至1991年的1千亿元,1998年突破5千亿元,2004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分别跃上2、3、4、5万亿元新台阶,2017年达51768亿元,经济总量与2016年居世界第18位的荷兰相当,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3.7倍,年均增长12.1%,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29年年均增长6.2%的速度,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9.5%高2.6个百分点。人均GDP由1978年的331元提升至92057元,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元提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跨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年均增长10.9%,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由27亿元增至10300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5803亿元,年均增长14.7%。

图1    1978-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http://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077/site/picture/0/6bbc952620754e1fba29710ff8c14f1f.jpg

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经济实力居全国中游。1978年,在当时的28个省市区中,浙江GDP列第12位,人均GDP列第16位,财政总收入列第14位,外贸出口列第11位。2017年,GDP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连续22年稳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江苏之后,居全国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4位,出口居全国第3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省区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首次超过北京,列上海之后居全国第2位,连续33年居省区第1位。

http://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077/site/picture/0/f24830f56b6349d29ff2aa270f402c03.png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由之前的大起大落逐渐步入平稳。改革开放前29年,经济增速的极差(年度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之间的差)高达43.7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后的39年,极差缩小至22.6个百分点。分阶段看,1978-1991年极差为22.3个百分点,1992-2000年降至12.0个百分点,2001-2011年降至5.8个百分点,2012-2017年则降至0.6个百分点,波幅越来越小,经济保持中高速稳步增长。

图2    1978-2017年全国及浙江GDP增速(%)

http://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077/site/picture/0/d9ef4e3ac65c48b3806592e43b057779.jpg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变迁。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改革之前,浙江产业层次很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高份额。1978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8.1%,虽低于第二产业(43.3%),但高于工业,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4.8%,属典型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二一三”、“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17年的3.7∶43.0∶53.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由74.8∶17.1∶8.1转变为11.8∶46.2∶42.0,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2万亿元,占GDP的39.9%。“三新”经济增加值1.25万亿元,占GDP的24.1%,对GDP现价增长的贡献率达36.9%。八大万亿产业不断壮大。201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旅游、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和金融产业总收入超万亿,增加值分别增至4906、3991、3745、3766亿元,分别占GDP的9.5%、7.7%、7.2%和7.3%。入境旅游者由1979年的9.3万人增至2017年的1212万人次。

图3    1978-2017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http://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077/site/picture/0/5bc8796e36d24169833f3f46e20d745d.jpg


农业逐步向多元化、生态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重视粮食安全和生产的前提下,农业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改变了改革前林牧渔业“短腿”现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77.3∶3.0∶14.3∶5.3调整为2017年的48.3∶5.5∶12.0∶31.7。2017年,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87.0万吨,水产品594.5万吨,水果751.3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1、6.8和51.4倍。进入21世纪,浙江率先全国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新业态加快形成。至2017年末,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172个,面积819万亩;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总面积516.5万亩,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10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11个。拥有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94家,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34个。共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居全国第一。共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1155个,特色点2328个,农家乐经营户20463户。

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从工业小省到工业强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历史性跃迁。改革之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改革之后,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7亿元增至2017年的1947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从2.9%提升至7.0%,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5位增至1994年的第4位并一直保持至今。按可比价格计算,2017年比1978年增长185.0倍,年均增长14.3%,比1953-1978年年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工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282万人增至2017年的139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5.7%升至3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890家,占全国的10.6%,居全国第三。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至14440、67081和4570亿元,均居全国第五。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原来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为主,而今行业门类齐全,在继续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至12.2%、42.3%、39.1%和26.5%。八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至33.0%。2017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29个,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新内涵。工业产品不断丰富,不断更新。1978年的工业产品主要以丝绸为主,也仅有丝绸产量在全国居前。2017年,3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十,5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化纤、交流电动机、布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8%、20.1%和19.8%,与此同时,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光纤、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快速增长,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比重提升。改革之前,第三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停滞、萎缩状态。1958-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957年的27.0%降至1978年的18.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3.1亿元增至2017年的27602亿元,居全国第4位,年均增长13.0%,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8.6%提高到2017年的5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从8.1%上升到42.0%。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6.9亿元增至2017年的24308亿元,增长517.7倍,年均增长17.4%。货运量由8460万吨增至24.2亿吨,增长27.6倍。客运量由2.05亿人增至10.8亿人,增长4.2倍。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2017年,知识密集型服务增加值增至8725亿元,占服务业的31.6%。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达5787亿元,占43.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7300亿元,占53.8%。

(三)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浙商活力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形成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相得益彰的先发性优势。改革开放之前,浙江基本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94.3%。工业增加值中,公有制经济占100%,而公有制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占6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占94.8%。改革开放之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2017年,非公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5.0%,其中,个私经济占61.0%,港澳台和外商经济占14.0%。国有经济不断优化整合,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较强的带动力和控制力。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1.9%%,但却创造了18.5%的增加值、15.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18.9%的利润总额。民营经济是浙江最亮丽的金名片,也是支撑浙江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5.6%的税收、65.4%的生产总值、76.9%的外贸出口以及86.5%的就业岗位。近年来,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比近1/4,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诞生了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聚光科技等世界知名的独角兽龙头企业,以及曹操专车、钉钉、数梦工场等准独角兽企业。在《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中,杭州以13家独角兽企业居全国第三,总估值超过上海的28家独角兽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完善产权制度,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全省市场主体增至2017年的593.4万家,境内上市公司增至415家,上市公司总数居全国第2位。

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块状经济不断向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乐清的低压电器、诸暨的袜业等产业群就闻名世界。之后,其空间分布从最初的以“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为主的县域型转向跨县域、市域型,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产业融合渗透的趋势更为明显。目前,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产业集群在浙遍地开花。据省商务厅数据,2017年末,有省级以上开发区9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家,国际产业合作园19家,杭州、余杭、嘉兴、嘉善、柯桥、浦江等6个开发区还试点创建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园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2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13.7%提升至25.8%。省级15个产业集聚区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9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1 年的7.4%升至11.6%。其中,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的工业总产值达千亿级,台州湾循环经济、绍兴滨海、衢州绿色、杭州城西科创、金华新兴等集聚区的工业总产值突破500 亿元,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梅山等集聚区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由1978年的0.43亿元增至2017年的304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1990年的2亿元增至2017年的1266亿元,居全国第5位。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23%升至2.45%,居全国第6位。R&D人员由1.23万人年增至39.8万人年,居全国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4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40440家。“国千”、“省千”人才分别达672和1970人。科技进步贡献率升至60.1%,发明专利授权量增至2.9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7件,居全国各省(区)第2位。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6位,区域创新能力升至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专利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4位。信息化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2位。首获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两个“零突破”。特色小镇、之江实验室、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有全国影响的科创基地。至2017年末,已形成106个省级创建小镇、64个省级培育小镇的梯度建设格局。“城市数据大脑”向全国推广,网购和移动支付走向全球。

传统业态不断向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型业态演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商品市场不断创造奇迹,仅40年就历经发达国家新老业态百多年的沧桑变迁,如百货店、连锁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网上销售等不断新生,同时加强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不仅给社会带来新气象,也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1978年, 商品交易市场有1051个, 商品市场成交额仅为8.6亿元。2017年,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增至3824个,商品市场成交额达2.15万亿元。特别是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的支持下,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智慧家庭、智能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据省商务厅统计,2017年,网络零售额达13337亿元,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2位。共有淘宝镇78个,淘宝村793个,均居全国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平台,共有各类活跃网店74.1万家,天猫活跃网店2.5万家。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物流配送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快递业务量达79.3亿件。

(四)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贸易大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后,浙江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经历了先以区域性开放为主线,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推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浙江为对外贸易口岸,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79年,宁波、沈家门、海门等港口首先对外开放。1984年,宁波、温州被列为全国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的其中2个城市。1985年,嘉兴、湖州2个城市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开放地区。90年代,中央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对外开放“四沿战略”,全省沿海地区全部作为对外开放地区。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成功承办G20峰会、四届互联网大会,谋划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大力推进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电子世界贸易平台、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各类开放平台,大大提升了世界影响力和美誉度。至2017年,共有1个自贸试验区、2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19个国际产业合作园、4个浙台经贸合作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张。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三个千亿美元台阶,由1978年的0.70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3779亿美元,增长5389倍,年均增长24.6%。其中进口由0.2亿美元增至910亿美元,年均增长24.5%,出口由0.52亿美元增至2869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5%升至 12.7%,出口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0.7%提高到2017年的37.6%。出口结构不断改善,实现了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向以劳动、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转变,基本形成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的格局。1980年,农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5.7%,2017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升至43.3%和6.5%。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成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共认定和培育37个省级服务贸易发展基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4.9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542.3亿美元,居全国第一方阵,占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5%。跨境电商近几年成为贸易增长新亮点,拥有速卖通、网易考拉、天猫国际等全球一流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平台,跨境电商交易额居全国第2位,出口从2015年的225.3亿元增至438.1亿元,年均增长39.4%。“一带一路”打开外贸新通道,2017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98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31.2%,外贸贡献率达30.9%。

利用外资量质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极小,上世纪90年代后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拓宽,形式日趋多样,规模快速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984年的252万美元增至2017年的179亿美元,年均增长30.9%,占全国的比重达8.1%。外商投资领域从最初的农业、工业、餐饮业向运输、仓储、金融、保险、公共基础设施等拓展。40年来,先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万家,累计投资总额6228亿美元,合同外资3534亿美元,实际外资1941亿美元。目前,到浙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累计批准179家世界500强来浙投资企业581个,投资总额322.5亿美元,合同外资128.2亿美元。利用外资的成功实践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

对外投资日益活跃。改革开放之前,浙江对外投资受政治环境影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改革开放后,浙江在实施对外经贸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努力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对外投资日益活跃。对外投资备案核准额从1984年的1775万美元增至2017年的96.4亿美元,年均增长21.0%;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从20万美元增至72.8亿美元,年均增长37.5%。至2017年末,全省经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9188家,累计中方投资备案额4621亿元(707.2亿美元),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45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境内主体数量和建立的境外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省域开放和合作取得成效。改革初期,由于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地区之间市场割据,省域开放和区域合作进展并不顺利。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逐步深入,这种状况得以改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思想,浙江利用省内、省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格局。如海宁科创中心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承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科研企业创新项目;衢州对接上海张江,握住接轨世界生物医药领先技术的“钥匙”;嘉兴充分发挥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作用,2013-2017年引进来自上海的企业1400多家,到位资金600多亿元,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五)逐步打破城乡和地区分割局面,率先全国推动区域统筹发展。

脱贫攻坚走在前列,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改革之初,“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城乡区域发展并不平衡。1978年全省有1200多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1998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2002年在全国率先消除贫困乡镇,但仍有26个欠发达县,杭嘉湖与金衢丽地区、沿海与山区海岛地区发展差距仍较大。2003年,“八八战略”提出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2004年,率先全国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多年来,随着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系列举措的实施,衢州、丽水等26个县(市、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步缩小。2013年省政府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区位特点区别确立发展定位,生态功能区不考核GDP总量,考核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等。2015年,26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600元的绝对贫困现象,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城乡倍差降至2.05,小于全国的2.71,也小于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和广东,11市中最高市与最低市的倍差降至1.70,是区域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城市化发展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型。改革开放之前,浙江城市化水平极低,进程缓慢。1978年城市化水平仅为14.5%,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比1949年的11.8%仅提高2.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后,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领域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城市化率明显提升,1990年提升至31.2%,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加快发展,2000年城市化率提升至48.7%,比全国高12.5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不断推动城市化发展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型。2006年率先全国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2012年出台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2016年明确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抓手,把山与海、城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塑造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2017年,大力推动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3大城市群、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7个省域中心城市、52个县市域城市、200个左右省级中心镇、400个左右一般镇协调发展。2017年,城市化率提升至68.0%,比全国高9.5个百分点,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各省区第3位。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1.9%,四大都市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积极推动园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全域景区化大花园。不断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末,拥有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59.2千公顷,比1978年的643公顷增长247倍。2017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近达99.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9%。杭州市、千岛湖镇、长兴县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杭州市还被授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自2003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有97%的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0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6%。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5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2个、示范乡镇200个、美丽乡村风景线136条,呈现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

(六)基础设施功能升级,交通、通讯、能源网络体系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布局不尽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逐步加大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1978年全社会投资仅为23.2亿元,而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达31126和10173亿元。

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779公里增至2017年的2587公里,杭深、宁杭、杭甬、沪杭、杭长等高速铁路相继建成,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快速铁路里程达1263公里。地铁、城际铁路也在大力建设中,2017年底,杭州建成和开通运营地铁4条,宁波2条,合计里程数184.6公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1.86万公里增至12万公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其中高速公路达4154公里,待文成、泰顺两县高速公路竣工,将实现县县通。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全球最大跨海钢桁拱桥——梅山红桥等闻名世界。民用机场增至7个,2017年旅客吞吐量5759万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1亿吨增至2017年的16亿吨,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四。2017年,浙江入选全国首个“现代交通示范区”。

建成覆盖城乡、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通信基础网络。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0.7亿元增至2017年的3518亿元。随着一批现代化智能物流基地相继建成,物流配送能力持续提升,快递业务量从2005年的0.6亿件增至2017年的79.3亿件,居全国第二。移动电话、网络设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尚为空白,而在21世纪得到迅速发展,从有线到无线,从1G、2G、3G到4G、5G,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2017年末,通邮、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10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每户2.4部,光纤网络建制村全覆盖,主要建制村4G网络基本覆盖。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浙江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第3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居全国第2位。

能源发展进入网络健全、布局合理、调度灵活、供电可靠的新阶段。1978年末,发电装机容量只有207万千瓦。到199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13万千瓦,为当时全国第7个装机容量超过千万的省份。之后,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针对此状况,浙江掀起电力电网建设热潮,有效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2003-2017年的15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累计投资10795亿元,年均增长13.6%。201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已达8899万千瓦。能源供给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变。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库工程、宁波LNG一期、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浙江段等投入运营,各地天然气城市管网项目陆续开展,“多气源、一环网”的天然气网络初步形成。

(七)科教文卫蓬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智能化、社区化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前,受物质基础薄弱、僵化体制制约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影响,浙江各项社会事业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事业进入崭新阶段。40年来,浙江认真贯彻科教兴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基础教育方面,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和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7年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率为98.77%。高等教育方面,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20所增至2017年的10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由2.4万人增至100.2万人,研究生增至7.4万人;累计毕业本专科学生357.3万人,研究生18.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2%,高于全国45.7%的平均水平,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2014年、2016年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大关,2017年为374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2%。文化设施由改革开放前的几乎空白发展到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2017年,有县级以上文化馆101家,公共图书馆101家,县图书馆乡村分馆894个,农村文化礼堂7916家。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的覆盖率均达100%,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文化文艺市场繁荣活跃。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接近100%。出版规模和出版物品种跃居全国前列,2017年制作电视剧53部2197集,制作影片107部,制作动画片50部18780分钟。图书出版社14家。影视制作机构2833家,其中上市公司38家。公开发行报纸68种,出版期刊229种,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978年的0.87人增至2017年的3.17人,每千人护士数增至3.33人。全省已设立卫生机构3.2万个(含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687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10201个,村卫生室115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2个。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初期的69.6岁提高到2017年的78.6岁,居全国第4位。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5.83‰降至2017年的5.56‰,孕产妇死亡率降至4.54/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41‰。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掀起高潮,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2017年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38.1%,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2.2%以上。

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83起、死亡2715人,已连续14年“双下降”。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05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12年的95.93%提升至2017年的96.58%,连续14年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八)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正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人民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跃,正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32元增至2017年的512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5元增至2495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速分别达157和163倍,年均增长13.9%和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8和21.9倍,年均增长8.0%和8.4%,比1958-1978年的实际增速(2.0%、3.0%)分别高出6.0和5.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17年,财产性收入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3%。随着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人民币存款余额由1978年末的7.7亿元增至2017年的40192亿元,人均存款余额由21元增至7.1万元。

居民生活走向殷实和高质量。40年来,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01元增至2017年的3192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57元增至18093元。消费结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从生存需求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化。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5.6%和59.1%降至27.9%和31.0%。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提升至25.8%、10.5%和6.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从9和6平方米增至41.5和60.4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建造结构不断升级,经历了草瓦、砖木、砖混、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变迁,且室内装修、居住功能、配套环境不断升级,越来越注重品质和美感。高档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改革初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是人们期待的“四大件”。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录音机成为新“四大件”。90年代,空调、摩托车、电话、洗衣机等进入普通家庭。21世纪,移动电话、摄像机、电脑、汽车等快速普及,近年来,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进入普通家庭。2017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7.9辆、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71.7台、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53.6部。从改革开放初期骑自行车的优越感,到如今驾驶汽车,乘坐地铁、飞机、高铁的平常事,从游遍祖国秀美山川到漂洋过海的环球旅行、再到旷世缥渺的虚拟网游,一代人的生活品质超越了数代人。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后,把降低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金融、劳动和产业政策,使得近40年在面临人口就业高峰的形势下,就业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197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为1795万人,2017年扩大到379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51万人。197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7.2%,2017年末则降至2.73%。随着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形成和不断完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201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3913万人,参保率为88.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252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工伤保险人数增至1977万人,生育保险人数增至1392万人,失业保险人数增至1381万人。同时加大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逐年提高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分别达每月739元和730元,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九)环境治理久久为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大省地位不断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把生态文明作为千年大计,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国家生态市2个、国家生态县(市、区)39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91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单位产出能耗稳步下降,万元GDP能耗降至0.42吨标准煤(2015年价),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比1990年下降65.3%。加强水资源保护,用水总量从2000年的201亿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179.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降至317.3亿立方米。坚守耕地红线,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98万公顷左右,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城、治乡,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率先推进五级“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2017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保)239.5亿元,比2013年增加5.6亿元,其中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6.9亿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高达94%、99.99%和91.92%。2013-2017年,累计消除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量2.5亿方。2017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1.9、6.7、19.1和21.1万吨,比2013年的75.5、10.8、59.3和75.3万吨均明显下降。

绘就“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美画卷。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59.4%上升至2017年的61.2%,稳居全国前列;自然保护区面积从2002年的15.9万公顷上升至2017年的21.5万公顷。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82.4%,比2013年上升18.6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平均为3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6.1%;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2.7%,比2013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据2017年末发布的生态文明年度评价结果,浙江绿色发展指数居全国第3位,绿水青山成为浙江最靓丽的名片。

改革开放是浙江的富民之路、强省之路。回顾40年的生动实践,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关键在改革开放。放眼未来,浙江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关键还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浙江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以奋斗者、排头兵的气概扛起改革担当,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向世界、开辟未来。

(综合处  傅吉青  黄洪琳)

参考文献:

王杰.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浙江统计分析专刊2008

林云等.浙江30年工业化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浙江统计分析专刊2008

梁普明.浙江民生30年,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编2008

傅吉青、黄洪琳.2013-2017年经济发展报告,浙江统计分析专刊201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