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历次普查 > 经济普查 > 第一次普查 > 课题选编

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定位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4-08-27 11:16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内容提要:第一部分研究长三角整体的功能定位和江浙沪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确定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研究浙江在长三角中的现实经济地位,确定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功能定位;第三部分研究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定位与江苏、上海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或者恶性竞争的情况,看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发展是否存在错位发展的必要,提出江浙沪三地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确定浙江制造业发展的具体重点和战略措施,第五部分、第六部分是浙江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与思路,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长三角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与课题研究框架

(一)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1986年,英国学者弗里德曼提出了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具有领导作用的观点,认为发达国家正是通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群的 “控制功能”主导国际经济秩序。1989年,法国学者戈特曼认为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都市群是富有活力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当前长三角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无论从地均GDP确定的经济总量,还是从产业结构来看,其在我国经济中都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经济总量和二三产业的地均GDP来看,长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中的首位经济区。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根据国家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先行一步的开发战略,截至目前,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华南经济板块(广东、福建)、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宁、山东)三大经济圈用不到中国11%的土地生产了占全国总量近70%的GDP,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经济总量的地区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江苏统计年鉴2005》、《浙江统计年鉴2005》、《上海统计年鉴2005》数据整理。

就地均GDP来看,长三角地均GDP最高。华南沿海经济圈还包括1988年从广东分出独立建省的海南,但考虑到其GDP总量不高,故本文未考虑其建省前后在华南经济圈的影响。三大经济圈分别占中国国土面积,长三角约2.2%,华南(不含海南)约3.1%,环渤海约5.4%,所以就地均GDP而言,长三角地均GDP最高。

就三次产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的来看,如图2、图3所示,2004年长三角区域第二、第三产业总量分别已达18549.33、13319.02亿元,在中国比例的26%、30%,在中国就总量而言处于第二位,就地均GDP而言,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相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就相同国土面积的经济总量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三角处于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是我国经济总量的首位经济区。

  

  

图2 长三角第二产业占中国的份额

图3 长三角第三产业占中国的份额

(二)长三角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既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基础,更取决于能否审时度势地看待其所处的形势和历史方位,及时抓住并利用好机遇,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在世界地缘格局中,长三角地区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之要冲,有着便利的发展经济的港口优势;从国内发展格局看,长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黄金水道“T”经济总体格局的结合部,区位得天独厚,战略地位突出,经济文化基础最为雄厚,科教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理所当然将承担率先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重任。也正是如此,在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尽快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共同目标。

长三角要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照长三角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历史任务,长三角的发展面临着以中低端产业为主体,产品核心区域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主创新等重大障碍;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吸引外资优惠政策的大力实施,以及国内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部崛起,FDI分流倾向日益明显,与长三角的竞争加剧。因此,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放大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先发效应,抓住世界经济和FDI回升、地域分工结构转变等历史机遇,加快增长模式转型、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区域联盟,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长三角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做到:

(1)巩固和强化长三角在全国的经济中心与增长引擎的地位和作用。

(2)巩固和强化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基地。

(三)江浙沪经济的发展定位

如何实现长三角在全国的发展定位,必须结合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这一问题。第一必须了解江浙沪三地各自的经济现状和发展定位,第二要分辨江浙沪三地经济各自发展定位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才能掌握长三角在全国的功能定位的实现问题。

图4表明,从工业产值总量来看,上海占长三角工业产值总量份额的21%,江苏占47%,浙江占32%;从第三产业总量来看,上海占长三角第三产业总量份额的28%,江苏占39.4%,浙江占32.6%。无论是工业总量还是第三产业总量,江浙沪存在差距,但差距还不是很大;然而就地均值而言,江浙沪三地存在显著差异。由图4可以看出,就地均工业值而言,上海工业地均值占江浙沪加总后地均值的81%,江苏占11%,浙江占8%;就第三产业地均值而言,上海占江浙沪加总后地均值的86.3%,江苏占7.5%,浙江占6.3%。所以就地均值而言,上海是长三角发展极的极核,是带动江浙两省发展的龙头。

图4 江浙沪三地工业与第三产业在长三角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2006)

从各自经济发展的实际,江浙沪三地各自制定本地在“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发展定位如下:

——江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全面优化升级。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优第二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和深加工,不断提高增加值率,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浙江要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5%左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上海要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按照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发展种源农业、装备农业、数字农业为重点,运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经营方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科技强农。

根据江浙沪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来看,由于总体上看来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似的要素禀赋,都强调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和高效农业,三地存在产业趋同发展趋势,但是这些区域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否有助长三角实现其在全国的功能定位,如果江浙沪产业定位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那么浙江的产业定位应该实施怎样的具体发展战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浙江要承担其在实现长三角功能定位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其自身以往产业发展的基础,确定其产业定位;其次要了解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江苏上海是否存在矛盾,由于农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服务于本地产业,因此我们对江浙沪三地产业之间的定位关系的考察将重点确定在制造业;再次,如果浙江和江苏、上海的制造业之间的发展定位不存在矛盾,那么浙江三次产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政策建议是什么?这是本研究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图5所示,本课题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研究长三角整体的功能定位和江浙沪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确定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研究浙江在长三角中的现实经济地位,确定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功能定位;第三部分研究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定位与江苏、上海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或者恶性竞争的情况,看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发展是否存在错位发展的必要,提出江浙沪三地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确定浙江制造业发展的具体重点和战略措施,第五部分、第六部分是浙江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与思路,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图5  课题的研究框架

二、浙江在长三角经济中的地位与功能定位

(一)浙江在长三角经济中的地位

浙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处于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全国排名第四,人均GDP处于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在全国也排名第四。如图6所示,浙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其第二产业在国内的地位已经由由1978年占全国的3.1%上升至2004年的8.3%,处于江苏之后,上海之前,从而在长三角经济中其整体经济实力与江苏、上海三足鼎立。

图6  浙江第二产业在中国第二产业中的份额

浙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当前浙江在加工制造业的多数领域在都具有一种输出优势,体现了区域产业在全国强烈的竞争力。中国大陆有3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认为,一般而言如果某省或直辖市某产业的年GDP占中国该产业的5%以上(浙江的人口展全国的1.4%,一般而言如果假定全国人均需求是同一的,则超过这个水平就具有了输出优势),可以认为该地区产业针对全国而言具有输出优势。根据这一标准,运用浙江和中国1992-2004全部28个加工制造业的数据测算浙江在全国的输出优势,可以发现浙江自1991年以来其输出优势在不断加深,在1991年其优势产业只有20个,至2003年其在全国的优势产业已达25个,参见图7。

图7  浙江各制造业产出占中国各产业产出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1992-2004)。

(二)浙江在长三角经济中的发展环境

浙江经济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得益于它在整个中国经济中的相对优越的发展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区位优势。浙江毗邻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通商条件,这一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后以发挥,浙江宁波港、舟山港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十大港口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自身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和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

(2)基础设施。浙江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3)文化习俗。江浙在历史上历来是富裕之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地处沿海,民间保有崇尚工商致富的传统。浙江富余的劳动力和崇尚工商致富的传统相结合,造就了地区丰裕的企业家资源。

这些优势和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结合,促进了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当前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总额和全国民企500强企业户数等5项指标均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根据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浙江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坚持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提升整体竞争力为基点,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创优为主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充分释放长三角的巨大发展能量,使之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先导区域,成为当前理论和决策部门关心的问题。

(三)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功能定位

浙江经济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三角的增长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之一,承担着巩固长三角在全国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的任务和要求。面向未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入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浙江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但是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浙江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浙江当前要顺应集群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走出一条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巩固其在长三角的增长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本文将从浙江的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来论述浙江如何在长三角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浙江制造业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

(一)问题的提出

在浙江成为增长中心和其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是核心、是基础,对浙江工业化的进程和第三产业起带动和支撑作用。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浙江的增长中心的地位。因而要实现浙江作为长三角的增长中心和制造业中心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确定好在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制造业的发展定位。

如何确定浙江今后的战略产业? 一种代表性的思路认为:从现有的比较优势出发,浙江应该采取一种和长三角其他省区相异的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思路是:为了避免产业同构,今后浙江应该发展和其他省区不同的,能够体现本身特点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比如说,在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中,浙江企业在传统的纺织、服装、皮革制品、普通机械、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最明显的产业方面具有更多的比较优势,这些产业和浙江省的“轻、小、民”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比较吻合,是浙江经济的强项,今后浙江应该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一些学者更具体地提出:上海应该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服务、教育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江苏应该重点发展石化、机械、电子等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浙江则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印刷、食品等轻工业制造业(洪银兴,2003) 。

这一思路的主要依据是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产业同构”,“产业同构”又导致“恶性竞争”,为了避免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所以长三角省区应该错位发展。但什么是长三角同构的产业,长三角同构的产业真的会对区域产业的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吗?学术界并没有相关的深入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二)产业同构的现状

在研究产业同构问题上,国内外文献多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研究,但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研究工具无法研究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同构情况,事实上地区之间的产业是否存在恶性竞争或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关心的往往是主导或支柱产业。如果,我们把工业产业总值占区域GDP的5%以上,作为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根据江浙沪两省一市1993、2003年的数据,我们有表1。

表1表明江浙沪之间主导或支柱产业同构明显,在1993年,江苏与上海的产业同构体现在江苏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在上海11项主导或支柱产业中只欠化学纤维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2项,浙江则比江苏多欠缺电子通讯设备、黑色金属冶炼2项。据我们测算,上海在1999年后就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江浙两地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所以上海的主导或支柱产业选择在2003年已完全让位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江浙两地由于区域开发腹地的较大,主导或支柱产业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占有一定空间,但产业发展方向也在朝资金、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江浙沪区域之间在2003年产业同构同样显著。中国的特殊的体制转型和经济改革,加上长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要素禀赋等因素引起的长三角区域内部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决定产业集聚的内容与结构的变化,长三角省区之间的产业集聚特征体现为长三角发展极产业的空间同构。不过,由于区域开发腹地导致的江浙沪三地的工业化进程不一,长三角省区之间的产业同构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

有关长三角产业同构中对经济绩效的问题看法两极(刘志彪,2006)。一种普遍的逻辑是产业同构来自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是其附属产物。部分研究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绩效提出了质疑(唐立国,2002;洪银兴等,2003),洪银兴等认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产业同构”,“产业同构”又导致“恶性竞争”。 陈建军(2004)则第一次从产业相邻地理空间上集聚的视角就产业同构合理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产业同构绩效的实证与支撑力量

然而,在长三角产业同构的利弊方面,理论界还没有发现存在相关的实证研究。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是否有合适的方法证实长三角省区之间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同构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如果区域同构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对区域整体具有正面的经济绩效,那么衍生的问题是它的支撑因素是什么,而且如果进一步追问,伴随着以省区产业同构为基本内容的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深,其经济绩效会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衡量主导或支柱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绩效的因素主要集中以下三方面:第一,看一个较短时期,产业间的省区同构是否导致了“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第二,从较长时期来看,考虑到长三角区域由于工业化进程不一,部分同构产业在区域内部省区之间会由于工业化进程不一而出现在产能区域内部进行调整,这时判断产业的空间同构是否属于“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就要看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其同构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增长情况;第三,如果长三角省区之间产业同构不构成“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就必然对区域整体其他产业产生一种正面的带动波及作用,否则就会产生负面的作用。

为了衡量长三角区域省区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绩效的影响,我们从短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四个维度来考察,短期以区域内部各省区1993、2003截面空间上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平均增长率来考察,看区域产业是否陷入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长期则以长三角区域整体1991-2003年间各制造业的增长特征来考察,考察区域整体1993、2003年代表性的各主导或支柱产业和区域相关产业的增长率。长期的考察方法可以消除由于区域内部各省区工业化进程不同,产能在区域内部转移和调整所引起的变化。具体来说,比如上海由于工业化进程高于江浙两地,其1993年纺织、服装等主导或支柱产业就因区域商务成本的升高而不宜继续发展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产能向江浙两地和区域外进行了调整,在2003年淡出了主导或支柱产业的行列;但这是不是“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后果,就要看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在相关产业出现产能萎缩,如果没有则说明上海纺织、服装等产业产能减少是江浙沪三地根据各自工业化进程和比较优势实施积极的产业调整政策的结果。最后,区域整体同构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绩效要体现在区域各产业的增长方面,所以我们还必须考察区域各产业长期的增长情况。

一个区域的产业是否陷入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不是看区域内部是否存在多少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不是看是否有的企业在竞争中破产或者倒闭,而是看区域内各地区,比如江苏、浙江、上海各地区各产业的产值是否出现了萎缩或者减产。如果一个区域陷入了恶性竞争,对该区域的总体经济绩效自然没有正面的带动波及作用,相反会因负的乘数和加速数效应陷入衰退。如果各区域产业产值均增长,那么我们认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是一种需求拉动性的同构,而不是“重复建设”或者“恶性竞争”。 如表2、表3,在短期考察方面,我们根据江、浙、沪的1992-2004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将其分为1991-1997、1998-2003两个时期,计算长三角各省区主导或支柱产业年均实际产值增长速度,这样可以消除个别年份由于市场波动和地区工业化进程引起部分产业产能在区域内部进行调整的影响。从江浙沪各产业产值的连年持续为正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该区域的产业同构显然是一种需求拉动性的同构,而不是“重复建设”或者“恶性竞争”。因此,从微观来看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虽然可能造成部分企业破产或者亏损,但从产业看来却有利于激励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和价格,占领市场,从而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

一般认为,主导或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影响区域产业发展。在长期考察方面,长三角同构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在区域整体年增长情况如何,对区域内其他产业产生了什么样的波及影响?我们通过综合考察长三角各产业部门增长率、工业品制造占全国份额两项指标来衡量这些影响。产业部门增长率不仅可以考察代表性主导或同构产业在这一时期内增长情况和对相关其他产业的带动波及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长三角产业与全国产业部门增长率的比较发现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绩效伴随着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考察工业品制造占全国份额这一项指标,可以发现长三角产业同构得以保持正面绩效,离不开它的支撑因素的支持。

图8纵轴表示前一时期区域各产业部门年产值平均增长率,横向虚线表示前一时期全国各产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横轴表示后一时期区域各产业部门年产值平均增长率,纵向虚线表示这一时期全国各产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若区域产业在两个时期的平均增长率均快于全国,则确定为发达部门,归于象限A;若前一时期落后全国,后一时期领先则为区域发展部门,归于象限B;若前一时期领先全国,后一时期落后全国则为区域成熟部门,归于象限C;若两个时期均落后于全国则为衰退部门,归于象限D。

由于长三角资源开采和能源可能不能满足该地区生产需要,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方面,我们在剔除长三角采掘业和能源业基础上运用《中国统计年鉴》、“江浙沪统计年鉴” (1992-2004)数据对长三角和全国产业分类中全部28个加工制造行业测算。1998年各产业统计主体有一定变化,所以本文选择1997作为分界线,前期以1991-1997计算平均增长率,后期以1998-2003计算平均增长率。表4表明:长三角除掉1个衰退行业外,14个行业为发达部门,6个行业为发展部门,7个为成熟部门;其所有产业部门在后期均保持7%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即便是衰退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在后期也保持年均8.3%以上的增长率。

通过表4,可以看出,长三角同构的省区主导或支柱产业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看保持了连年的快速成长。长三角经济连年的快速成长源于它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及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的区位、技术、品牌的优势。长三角省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的自我集聚和省区之间的竞争为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市场和便宜的工业品价格,区域内非主导和非支柱产业因此得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升自身在海内外的竞争力。区域产业快速发展的后果是,通过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和海内外市场的放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自我集聚,进一步促进区域工业制成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这也构成长三角产业同构不沦陷于“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支撑因素,从而体现为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成长和海内外市场的扩张。

长三角产业集聚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同构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内各工业制成品1998年以来连年高达7%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图9所示其工业品占全国制成品的份额,充分说明了其在海内外的输出优势优势一直以来得以逐步加深,并未因为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同构而受到负面的波及。中国大陆有31个省市自治区,一般认为,长三角区域产值占全国15%以上就可以认为区域产品在全国具有输出优势,从图9长三角2003年的数据来看,其处于15%以下的产业只有食品加工产业。显然,长三角各相关产业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有的大比例份额离不开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产业集聚的自我循环和竞争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支撑。

不过,成熟部门和衰退部门的存在也表明,长三角区域的电器机械与器材、黑色金属冶炼、木材加工、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加工、橡胶制品产业可能其中一部分接受国内外其他发展极产业的竞争和市场约束,发展受到抑制,另一部分由于该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深,产业集聚引起区域对用电、用水、用地、用工等非贸易性资源供给条件在中国相对优势的变化,存在产能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和调整的压力和要求。但这种产业转移压力和要求反映的只是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自身产业升级的要求,与产业同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无关,只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对相关产业绩效的影响。

注:1.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2-2004提供的数据制作,按91年=100相关产业价格指数将各产业名义GDP转为实际GDP。其中由于1992年后统计口径部分变化,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食品加工、食品制造4产业1991、1992年数据缺乏,本文在处理这一情况时根据经验采用时间趋势预测数据。2.1998年各产业统计主体有一定变化,所以本文选择1997作为分界线,前期以1991-1997计算平均增长率,后期以1998-2003计算平均增长率。3.T1表示全国前期平均增长率,T2表示全国后期平均增长率;C1表示长三角前期平均增长率,C2表示长三角后期平均增长率。

图9  长三角28个制造行业占中国年产出份额的百分比

(四)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的机理分析与浙江制造业的定位

图10  江浙沪工业时期判断

如图10,上海在1999年后就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江浙两地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所以上海的主导或支柱产业选择在2003年已完全让位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江浙两地主导或支柱产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占有一定空间,但产业发展方向也在朝资金、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江浙沪区域之间在2003年产业同构同样显著。所以,就地区客观的工业化进程来所,浙江经济当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所谓的错位发展,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趋同存异,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要理解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必须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特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明显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三方面:⑴转轨经济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后1992年以前体制外的增量改革阶段,二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1992年以前,上海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地区工业化较高,所以在体制外增量改革中上海受中央政策辐射幅度不大,而江浙两地由于丰裕的企业家资源和保有的良好工商传统,两地接受中央政策辐射幅度很大,在乡镇企业、私有企业的发展方面大方异彩,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发展。⑵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地区的特征。由于中国的第三世界地位和转型经济基本消费品的短缺经济特征,因而长三角的要素集聚的初始阶段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该地区向海内外主要输出劳动密集型产品。⑶开放经济特征。长三角由于在经济全球化

产业转移中其劳动力成本等竞争优势具有世界性特征,因而其产业发展伴随的要素集聚不仅是国内的要素集聚,而且接受海外产业的边际扩张。

长三角在世界产业发展的特殊特征决定了其产业发展的演化路径,一方面体制外的增量改革,给江浙两地提供了飞速发展的机会,接下来的浦东开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全面推进,则为长三角由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改过去改革开放前长三角内部存在的垂直分工状况,造就了区域内部发展程度相近的经济水平,为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同构创造了相似的要素条件。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要素禀赋仅为长三角产业同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传统所造成的对轻工业等物资供给短缺经济的特征,给长三角的始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构提供了无限的市场机遇,改革前期过程中的“地方分权+市场化竞争”决定了长三角地区政府之间存在强烈的同构动机,从而在产业同构过程中成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势力;而在实施政企分开的改革后期这股推动力量则由已经具备资本实力的企业承担,地区政府这时只充当区域政策的推手。。长三角产业同构之所以能由可能成为必然,还离不开该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比较竞争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基础设施、文化习俗等因素及其给该地区产业在海内外带来的品牌号召力,这些优势,使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有了市场条件保证。总之,相似

的要素禀赋、体制外的增量改革、政府的分权竞争和区位的比较优势,是产业在长三角集中、集聚和同构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而巨大的产品市场则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同构成为必然;所以,1992年以后长三角产业集聚的截面特征必然体现为区域的产业同构性,这种同构性对经济增长也必然体现一种正面的绩效。

综上所述,长三角产业之间的分工应该是根据地区工业化进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同中存异,趋同求异,而不应该是什么所谓错位发展。

四、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与思路

(一)主导产业的确定

虽然说浙江几乎所有产业在全国都基本具备输出优势,但是什么是浙江当前的主导产业,浙江以后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浙江作为长三角增长极和产业集聚的构成部分,其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和发展环境,从而对当前经济的发展起着带动作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地区的主导产业就没有地区经济的繁荣。

然而,在确定区域制造业的主导产业方面,却没有一个统一方法。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一看地区该产业在全国的专业化程度和成长速度,二看该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按照这一方法,我们来研究和确定浙江的主导产业。

在定量分析方面,假定产业GDP占浙江GDP的5%为浙江的主导或支柱产业,根据《浙江统计年鉴》1993、2003年的数据,我们有表5。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1994、2004)。

在定性分析方面我们采用区位商和产业增长率中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浙江的主导产业,平均增长率主要用来衡量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增长速度越快,带动作用越强。如果我们把区位商大于2,考察期内平均增长速度大于20%的产业作为一级主导产业;把区位商大于1.5,但小于2,且增长速度大于20%或者区位商大于2但年均增长速度低于20%的产业作为二级主导产业;而把区位商大于1.5小于2年均产值增速大于15%小于20%或者区位商小于1.5但GDP占区域GDP5%的其他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我们有表6。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这里一级主导产业、二级主导产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区位商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大小,并未考虑该产业对区域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可能有的二级主导产业由于其属于资金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价值高,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要比作为一级主导产业部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强。所谓一级、二级是相对区域对全国同一产业的分工优势而言,具体到不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做另外的实证研究。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从1983、1993、2003二十年的数据看来,浙江省得益于中国体制改革的优势和地区区位优势,其当前的主导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由弱变强。2003年,浙江省的一级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及其他纤维、皮革皮毛产业、化学纤维工业;二级主导产业则主要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普通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二级产业中的塑料制品则是由1993年的一级主导产业转化而来,表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塑料制品产业在全国的专业化分工指数区位商相对减弱;但普通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产业、金属制品产业则区位商不断增大,由支柱产业变为二级主导产业。

在支柱产业中,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虽然区位商不高,但是由于相关产业均为资金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因而成为浙江的支柱产业,但是专用设备、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产业却由1993年的支柱产业行列退出转为非支柱产业,这表明就专用设备产业而言虽然其区位商大于1993年,但是其发展速度跟不上区域内其他主导产业,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因为浙江房地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趋于饱和已经出现放缓步伐,故两者均由支柱产业转为非支柱产业。

注释:1.“-”表示缺少相关资料,浙江化学纤维工业2003年不到浙江GDP的5%,但其产值增长迅速,2004年已达浙江GDP的6.5%。

2. 平均增长速度根据1992-2004《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各产业实际增长率算出,参见表1。其中1993年主导产业用1991-1997年平均增长率表示该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2003年主导产业则用1998-2003年平均增长率表示该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1984,1992-2004)。

(二)主导产业演进的理论与浙江产业发展的重点

为了说明区域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和特征,我们提出区域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的假说,如图11所示。经验表明,一般而言,主导产业的演进先从区域朝阳产业开始,其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区域GDP的比重日趋增加,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但在全国的专业化优势并不明显。随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快速成长和政府的培育支持,该产业在全国的分工优势会得以加强,从而先后成为区域的二级、一级主导产业;但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技术的扩散,区域经济发展的商务成本的升高,其一级主导产业就会逐渐向二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转化,最后成为夕阳产业被区域淘汰。

区域主导产业向夕阳产业转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过程方面讲是区域产业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逐渐向区域外产业转移和产能向区域外扩散的过程。我们以上海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演进为例对此进行说明。根据表7,从1983年数据来看,除了由于计划经济布局没有加以扶持的石油加工行业外,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其主导或支柱产业在我国的专业分工度指数非常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江浙等沿海地区在中国增量体制改革中的崛起,从1993、2003年的数据来看,上海历史上的主导或支柱产业,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分工优势明显减弱,如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化学纤维、化学工业、专用设备、电器机械、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等;而技术密集产业或与技术密集产业密切相关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分工优势却得以加强,如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电子器材、有色金属冶炼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由于其工业化和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而在增量改革方面落后于沿海其他地区,所有权方面的弱势和世界产业转移大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技术向中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外溢使上海传统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分工优势进一步被相对削弱;二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上海经济一方面面临自身经济发展带来产业升级要求,另一方面海内外产业向上海的集聚也引起该地区商务成本上升,从而产生了向地区外和江浙两省转移部分传统劳动和资金密集产业的要求和现实;三是由于传统产业技术的扩散,江浙或其他地区对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相对的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分散了上海某些产业在该领域的优势或者直接导致上海传统产业在该领域生产的萎缩,从而不得不针对相关产业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注释:“-”表示缺少相关资料,平均增长速度表示含义同表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1984,1992-2004)。

按照前文我们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可以发现上海市1993年的一级主导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其服装及其他纤维、电器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产业均向支柱或非支柱产业进行了转化,电子通讯、交通运输设备产业还保持原有的一级主导产业的地位且强化了自己在全国的分工优势。二级主导产业化学纤维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均向支柱或非支柱产业进行了转化,而普通机械基本维持其二级主导产业的地位不变。其支柱产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向非支柱产业进行了转化,而非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向二级主导产业进行转化。一般而言,综观上海区域主导产业成长、发展、成熟再到衰退阶段区域区位商的变化,可以看出区域主导产业演进过程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图假说所描述的演进特征。不难看出,1993年上海一级主导产业服装及其他纤维、电器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产业由倒U型图的顶

端向右下端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而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和电子通讯由倒U型图左端向上攀升的趋势非常明显。这说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要经由工业化不断升级的过程,由传统轻工业、低加工度重工业社会向高加工度重工业社会转变。

根据倒U型主导产业演进图,我们认为:

浙江当前应该大力发展的如电子通讯、电器及器材、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化学工业等处于上升周期的区域的二级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代表着浙江经济发展、特别是浙江制造业的将来性,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区域的一级主导产业,因而大力发展上述高新技术类、或者带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征的是浙江经济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继续发展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化学纤维工业、塑料制品、普通机械、电器及器材、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主导产业。这些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结构的变化,可能会逐渐演化为二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甚至成为夕阳产业,但是在现在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这些产业在全国的分工指数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快,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作用强。当然,从区域经济的较长时期来看,浙江必然经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化这样一个过程。所以,随着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内部商务成本的升高和产业的升级,必然要求区域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浙江经济当前发展的现实来看,根据前文运用产业部门增长率测算的浙江产业部门分类情况,浙江26个产业属于发展或发达部门,这些部门中包括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表明浙江省由于国土面积较上海市辽阔,开发空间较大,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有较长时期的发展空间。虽然如此,浙江经济的未来发展必然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随着浙江产业集聚程度的加深,浙江的工业用地、水、电等非贸易性资源紧张,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已经导致浙江三年间转移到外省市投资的企业500多家,转移资金4000多亿元。浙江经济当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混合发展,这符合我们的经验判断。如表8所示,2004年对浙江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恰恰是这些部门,这不同于上海只集中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部门;但浙江在产业的发展方面必须有所侧重,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做到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

(三)浙江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如何做到浙江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必须结合浙江经济在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来考虑这一问题,浙江经济在全国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劣势主要体现在资源方面。

(1)区位优势。浙江地处我国沿海,拥有国内著名的舟山港、宁波港两大港口,毗邻上海这一中国国际性的大都市,因而具备发展港口型、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地理条件。

(2)技术优势、成本优势。长三角作为我国产业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和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在历经多年市场洗礼后,其工业制造业在全国积累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除了凭借其工业优势在全国吸纳了许多优秀人才以外,其内部高校、科研院所林立,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技术人才优势。 浙江作为长三角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省份,其经济技术实力在全国也属翘楚之列。此外,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也是浙江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相对优势。

(3)品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各路诸侯多年市场征战的结果是长三角制造的产品赢得的了蜚声海内外的声誉,“江苏制造”、“浙江制造”、“上海制造”或者说在浙江内部“温州制造”、“宁波制造”、“杭州制造”等等产品已凭借其良好的品质在市场竞争中击败对手,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成为当地企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品牌。

(4)资金优势。浙江草根经济通过多年来市场扩张积累了雄厚的发展资金,但长三角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产业升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部分传统产业在区域内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抑制,这必然导致区域内相对过剩的资本要向外输出,进行产业转移。事实也表明截至目前,浙江已大致向海内外投资7000多亿元人民币。

(5)资源劣势。浙江俗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浙江不仅土地资源紧张,而且矿产资源煤、石油、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匮乏。

根据浙江经济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浙江经济今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实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方式是东扩发达地区,西进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增加自己在世界经济蛋糕中的份额和区域竞争力。我们根据图12来说明这一问题,浙江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动力,从微观上看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因而当前浙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积极实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实行科学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浙江当前已经具备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再加上其良好的沿海区位条件,因此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加工制造产业是必然选择。根据表6和表1,浙江省当前应该优先发展的是电器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产业,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延续性,浙江经济日后发展的高加工度化、重化工化的发展方向,其电子通讯、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专用设备产业也应鼓励发展,黑色金属冶炼等应该规划发展。在产业升级方面,当前应该积极发展物流交通运输服务等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升级为当地制造业升级创造条件。同时,必须看到浙江的资源弱势,在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发展方面,浙江应该发挥自己在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而在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获取方面可以通过向不发达地区进行跨地域直接的产业转移或产业垂直分工形式获取;而在向比浙江经济发达程度更高的地区进行产业投资或转移时主要通过在当地建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来开拓市场,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大力推进浙江产业升级方面,还必须抓好“择商选资”和“自主创新”两个方面,充分利用浙江的优越的港口地理区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框架中努力发展自身的外向型经济,发挥自己在世界产业输出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大力承接世界产业转移,通过引进、模仿、创新的方式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资方面,必须注意强化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鼓励外商投资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此外,必须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加强自主创新,除了利用外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外,还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孵化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方面,由于浙江开发腹地较上海大的多,目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其主导产业,虽然由于浙江近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区域商务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出现了向区域外转移的现象,但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应将产能全部向区域外转移,一个基本的战略思考也应该是“东扩西进”。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应该西进海内外欠发达地区,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将产业价值链条非核心部分转移出去,进行垂直化分工,将其核心价值部分比如说在浙江形成的品牌优势加以保留,在浙江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将改革以后建立起来的地区品牌转为产品品牌。为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扩大市场,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必须象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东扩发达国家或地区那样,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成立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浙江向区域外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通过在长三角多年的激烈市场竞争,相对海内外欠发达地区而言已经具备了相对的技术优势,其产业的区外资本输出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此外,针对区域内仍有较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必须贯彻抓好科技兴企、以质取胜、品牌兴业的战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延长其对浙江经济的贡献周期。

五、浙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与发展思路

(一)浙江农业的地位与发展环境

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浙江农业在区域GDP中的比重日益缩小,如图13所示,浙江的农业在区域GDP中比重已由1978年的38.1%降为2004年的7.3%。虽然在工业化的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削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对浙江经济就不重要,相反浙江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为浙江工业产品提供原材料和开辟市场,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浙江经济当前人均GDP排名处于全国第四,但就是浙江这样富的地方,有20%的农民家庭年均人收入低于2000元。因此,大力发展浙江农业符合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和巩固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的增长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图13 浙江三次产业比例关系

当前制约浙江农业发展的问题有:第一,由于浙江经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还有不少农民留在农村,统筹结合的农产品包产到户经营责任制限制了浙江农业的规模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无法采用现代管理手段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降低成本,难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浙江农民工从事农作物耕种的机会成本较大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农产品在进入市场时不仅常常要接受到其他产地廉价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使得农民耕种意愿不强,而且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生产造成的污染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第三,虽然浙江农业农用科技应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资本的有机构成还比较低。

当然,浙江经济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就是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为浙江当地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经济基础。邻近巨大市场的优势,使得浙江农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浙江农业的发展必须结合浙江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际来发展农业。

(二)城镇农业与高效农业:浙江农业发展的方向

浙江城市化进程加快,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特色的工业化提速,客观上为三次产业和城乡协调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农业主动融入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接受城市辐射,以城市消费为导向,大力建设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农业提供了机遇,浙江必须依托都市圈、产业带大力发展城市农业。

按照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定义,城市农业是指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垃圾和污水),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它既包括物质产品主要是食品的生产和城市生态环境等,也包括为城市居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农业活动等精神产品。

结合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当前已经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通过交通快速干线连接中小城市、县镇的形成点轴型组群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因此,浙江农业不能局限于只服务大中城市,必须在着眼于大城市的同时兼顾县镇,大力发展传统的不易保存的新鲜蔬菜瓜果、花卉、肉禽蛋奶等食品。对于容易保存的农产品,则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走一条集约、高效发展的道路。

(三)浙江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实现上述发展任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着力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目前,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尤其是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31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413个,社员24.4万名,带动146.4万农户。要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度,计划到2010年,全省3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比重达到60%;培育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000家,其中亿元以上200家。

2. 跳出农业抓农业,大力发展以加工型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标准化生产,并优化农业的区域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农产品的品牌、加工、包装、保鲜和储藏等后续效益,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 积极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快速发展。2005年6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和《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通知》坚持“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规定了基层农技体系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经费保障、人员管理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改革已基本到位。为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浙江省每五年召开一次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重奖1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每人奖励20万元。改原先的农业科研项目申报制为招标制,由生产单位提出课题需求,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解决了重复立项、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要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问题。

4. 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导,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不断完善质量标准监督检测体系、绿色基地认定和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及行政执法体系,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和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以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着力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推进农业生态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村镇建设;加大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力度。

5. 从浙江农业农村实际出发,提出重点在构筑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完善新机制上下工夫,努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到“三个转变”和“一个化”,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村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六、浙江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被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工业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没有发达的服务业,就不能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高效优质的农业。近些年来,在浙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地要靠服务业来支撑。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本来就是一个循环的、完整的产业链,如果简单地认为可以割断产业链来获得产业某个环节的发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从时间上看,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也就是说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多依靠服务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目前跨国公司汽车销售收入的约45%分配给零部件生产商和装配商,而分配给专业汽车设计、广告公司、保险公司等服务业的已经占到约55%。

(二)浙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378.9亿元,2001-2005年年平均增长13.8%,比全省GDP平均年增速高0.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36.4%上升到2005年的40.0%。但浙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当前浙江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现代流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浙江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2005年为37.0%,比上年降低1.7个百分点。但结构升级步伐还不够快,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目前全省贸易连锁企业零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左右,2005年末全省大型百货企业集团均没有实行连锁经营,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678.9亿元,仅相当于江苏的51.5%、广东的42.9%、上海的41.3%。

2.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但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行业垄断。虽然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份额,从1991 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而跃居第一位,1993年起超过了60% ,2000 年起超过了70 % ,2001 年达到了75. 8 % ,但从投资的行业状况看,投资比重最大的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的力度不足,这将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后续发展。电信、金融、铁路、航空和市政公用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还不够快,影响到服务业的服务效率。

3.对农业的服务和指导还需进一步增强,要通过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浙江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结合浙江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浙江当前服务业发展应遵循如下发展思路:

1.完善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工业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竞争。近一二十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非常必要的发展软环境。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发展产业链的角度来推动服务产业发展。从浙江实际出发,应当着力在金融保险、商用房地产、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程和程序设计、会展、行业协会等服务业培育上下功夫,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

2.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文化和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信息、科教、中介、社区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强农村服务业体系的建设。

3.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加快电信、金融、铁路、航空和市政公用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对公共服务与非公共服务、营利性服务与非营利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政策,转换运营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业的效率和水平。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其成为在国内先行的示范区,巩固和增强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增长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浙江三次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如下:

1.就制造业发展而言:在当前阶段应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如交通运输设备,装备工业、精细化工等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的发展思路,具体的产业发展重点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精细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面,浙江在继续发展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化学纤维工业、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等产业的同时,应注重这些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内涵,延长其产业链,加强研究开发和品牌创造是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在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战略措施方面,浙江必须坚持“东扩西进”的发展方针,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克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市场瓶颈,推动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在农业发展方面:浙江应该将城镇农业和高效农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新鲜蔬菜瓜果、花卉、肉禽蛋奶等城镇农业。对于一般农产品,则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走一条集约、高效发展的道路。在具体发展举措方面,必须抓好体制和机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

3.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浙江应该把服务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从浙江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完善生活服务业,着力在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程和程序设计、会展、行业协会等服务业培育上下功夫,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

(二)政策建议

针对浙江三次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思路,浙江有必要研究和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为浙江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省区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发展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参与省区协调,建立鼓励区域要素资源流动和产权交易的政策

(1)建立长三角区域人才和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为人才和要素的区域内和跨区域流动创造有利条件,建立较为完善的区域产权交易政策,为要素重组、异地并购、产权交易等活动创造条件。

(2)统一区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资格认证政策,完善统一的商标保护制度和资信认证标准,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取消各类产品准入的附加条件;对取得安全认证标志的产品制定流通规范,允许在长三角区域自由流通,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一切歧视行为和做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2.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虽然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是它的优势与中国在世界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是一致的,其产品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加工层次较高的产品也多为外资主导,浙江充当为外资提供非核心技术的加工任务。浙江经济要进一步高速增长,继续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已难于为继,因此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要着力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在发挥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引进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3.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改进国资监管方式,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相关责任制度,优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市场化选聘经营者步伐,深化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期(股)权制和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改革。加快垄断公用行业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国资、民资、外资等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进一步激活富有生机的微观经济基础。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支持跨地域、跨所有制的相互参股、联合重组和嫁接外资,形成多元混合型产权结构。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增强创业资本的逐利动力和增值活力。

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拓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建立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部门服务“五个平等”的新机制,加快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品牌经营三大工程。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封闭式股权结构,创新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打响“浙商”品牌。

4.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职能主要有两部分,一方面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区域各种交通、交易等基础设施,高效的行政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区域规划,加强各种经济信息的披露,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借助税收、利息、汇率等经济杠杆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政府除了发挥应该行使的公共职能外,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真正做到小政府、大市场。因而,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稳健发展

加快长三角区域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合创造有利条件。长三角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由点轴发展阶段走向网络发展阶段(陈建军,200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为区域经济的网络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区域其他欠发达地区接受海内外产业转移提供条件。这样,依托网络空间结构,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变成层次不同、功能相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促进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课题组负责人:  陈建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课题组 成 员:  胡晨光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葛宝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  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丁正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报告执笔:  陈建军、胡晨光


参考文献:

1.Fujita, M., Krugman, P. and Venables, A. J. ,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Cit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2.Hirshman, Albert O. 1958.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3.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pp. 483-499.

4.Marshall A., 192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5.Myrdal, Gunnar.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6.Porter, 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1990.

7.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的地域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中华书局,2002。

11.陈建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与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04。

12.陈建军,《长三角从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5,第4期。

1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14.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5.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6.吕祖善,《浙江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

17.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18.刘志彪,《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9.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9期。

20.吴敬链,《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与实施》,2000,上海远东出版社。

21.杨建文,《上海经济发展五十年的理论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3期。

22.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23.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报告,课题组,2005。

24.《城市农业:新时期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浙江农业信息网, .

25.《重视浙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转自《浙江经济》。

26.《浙江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华网转自《浙江经济》。

27.郑吉昌等,《论服务业在浙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地位》,《浙江学刊》,2005年4期。

28.《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

29.《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