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统计快讯
我省棉花收购工作情况调查分析
显示时间:2004-10-13

一年一度的新棉上市在即,为了解我省棉花收购工作情况,省企业调查队组织宁波、嘉兴、绍兴和金华四个市企业调查队,对部分棉花收购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等主管部门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我省棉花的生产、收购、销售等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棉花生产情况

全省棉花增收。今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为30万亩,比上年增长12%,预计总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平湖、海盐、上虞、慈溪、余姚、金华、兰溪、龙游、江山九个主产棉县(市)的面积为21.78万亩,预计产量为1.54万吨,亩产皮棉142斤,等级为2-3级,平均长度为28.6毫米,平均衣分为37.77%。  
棉花增收的原因。一是去年棉价猛涨的影响,棉农积极性高,种植棉花面积有所增加;二是有些棉花收购企业也为棉农引进了“南抗3号”等棉花优良品种;三是由于今年我省棉区气候晴热少雨,较为适宜棉花生长,普遍长势良好,14号台风云娜只对少数棉田造成影响,却给多数缺水棉区带来了难得的雨水。因此,今年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将比往年有所提高,按正常生长周期推算,棉花大规模采摘期将较往年提前10天,在9月20日前后集中上市。

二、棉花收购工作准备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棉花收购公司已做了相应的棉花收购准备,对本地区棉花产量、收购价格进行了预测,仓储设施进行了维护,加工和检验仪器设备进行了检修和添置,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已陆续到位。

收购网点建设基本准备就绪。如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准备在女埠、黄店两个乡镇设2个固定的收购站,另外准备了4辆流动收购车;婺城区九峰商贸有限公司在产棉乡镇设有5-6个收购点,另外准备在罗埠和洋埠两镇各租用一个收购场地。

有的棉花收购公司也做了棉花收购和加工过程中相应的安全工作,添置了消防器材,成立了消防队伍,制订了安全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并将制度上墙公布,明确人员,落实安全责任。

嘉兴的一家收购企业还根据历年来的收购情况加强了对棉花质量检验的要求。今年除了按照原来的“一试五定”以外(一试:以科学的方法对原生的棉花进行初加工处理;五定:定品级、定长度、定水分程度、定杂质含量、定衣粉的多少),还特别强调:加强收购源头的管理,同时重视异性纤维和色纤维、特殊杂质的清理和管理。

由于我省是纺织大省,却是非主产棉区,仅宁波市棉花年用量就约250-300万担,大大超出全省的产量。所以,除在本地收购棉花外,多家棉花收购公司准备到主产棉地区大量收购棉花,如新疆、山东、河北、江西、上海崇明等地,据了解,有的收购公司在外地建立了仓库和加工基地,依靠社会力量运输棉花。

从资金到位情况看以自筹资金为主。全省9个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经营企业预计投放收购资金4930万元,其中农发行贷款2300万元,占总收购资金的46.65%,通过其他渠道融资2630万元,占53.35%。据走访的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介绍,目前该公司自筹资金100万元,另外与农发行、农行、工行等金融机构正在争取贷款;婺城区九峰商贸有限公司也已自筹资金150万元。

三、棉花收购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1、 贷款难。受上半年国内棉花市场价格暴跌的影响,多数棉花经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经营艰难。在新棉即将开秤之际,农业发展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对收购贷款的发放均十分谨慎,纷纷提高贷款门槛,不敢贸然放贷,棉花经营企业普遍受资金供应紧缺的束缚,给正常收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自筹的100万元资金主要从蚕茧收储资金中调剂出来,公司今年计划收购量占兰溪市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流动资金1000万元左右。分管副市长到公司和农发行调研多次,但农发行授信有难度。虽然公司房地产存量很大,但不能抵押贷款。婺城区九峰商贸有限公司也反映,公司完成改制已经3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原企业的土地证还没转户过来,严重影响企业盘活资产、筹集资金。

2、定价难。去年以来,国内棉花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因此被调查的棉花收购企业普遍认为市场行情把握难、价格变数大,存在的风险性增大。今年行情一路下跌,皮棉从1.9万元/吨跌至1.2/吨万元,最低接近1.15万元/吨。所以省公司提醒各地棉花收储公司要把规避风险放在首位,而把盈利放在第二位。目前全省棉花收储企业都不敢贸然开秤,大多都在观望,集中收购估计要到伏桃上市(9月底到10月中旬)左右。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准备月底开始收购。省公司建议收购价格在2.0元/斤-2.5元/斤之间,如果超过2.5元/斤,则风险很大。

3、收棉难。去年籽棉收价在每市斤3.70元-3.80元之间,棉价上涨曾给农民带来较高的心理预期。今年棉花产量增多,棉花价格下跌,这种价格上的大起大落,又严重影响了棉农的售棉积极性。目前,籽棉收购价格为每市斤2.50元-2.60元,据棉花收购公司分析,收购价格将会下调到每市斤2.20元左右,并可能逐步下跌到每市斤1.70元,而棉农的心理价位约在2.50元,棉农心理价与实际价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市场各方对棉农将会惜售、棉花收购将会出现拉锯局面已达成共识。但由于收购时间延长,对收购企业来说,增加了成本费用,运输管理带来难度,并且易出现工作人员的不稳定性。

4、卖棉难。调查中,多数棉花收购企业认为今年可能会因供大于求而出现卖棉难的问题。因为从供给方来说,今年天气适宜、棉花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等引起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需求方来说,收储企业认为,今年全国棉纺行业亏损情况比较严重,2004年1-7月份全国纺织工业销售成本增幅比销售收入高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幅比全部工业低2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却比全部工业企业高18.2个百分点。目前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量,加上今年棉花价格低迷,纺织企业参与新棉采购的热情度和大量吸收库存的积极性将会明显下降,一些中小型纺织企业的棉花基本维持零库存,随用随买情况非常普遍;而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棉纺企业,棉花库存都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棉花供大于求时,纺织企业说了算;供不应求时,棉花经营企业说了算。产品供需的主动权将再次掌握在纺织企业手里。

四、当前棉花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监管缺位。棉花市场放开后,市场主体迅速多元化,而市场监管滞后甚至缺位。棉花收储企业的下游客户主要是大中型棉纺厂,对棉花质量要求高,而为数众多的个体经营户,为争夺市场常常发生抢购,哄抬收购价格,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业内人士认为,我省属全国的棉花非主产区,政府没有制定指导价,对市场主体缺乏有效的监管。目前省内棉花收储企业都在观望,而兰溪个别个体经营户已经开秤,籽棉收购价格高达3元/斤,为近期全国最高价(据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经理介绍,目前其他地方的收购价格都不超过2.6元/斤,如新疆2.1元/斤,山东2.2元/斤,安徽2.0元/斤)。高价棉花主要流向个体弹棉絮店和当地小纺织企业,小型企业和个体加工厂对棉花质量要求低,加之个体户实行定税制,税负轻,可以不要增值税发票,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同时也容易扰乱市场收购秩序。宁波的棉花收购公司也反映,他们仅收购当地棉花产量的30%左右,很多棉花被没有收购证照的个体户收购。

2、棉花加工质量参差不齐。问题主要出现在棉花加工环节,地下棉花加工厂不仅扰乱棉花加工秩序,而且加工棉花质量没有保证。

3、棉花收购企业的审批比较难。如走访的绍兴县滨江特产棉花有限公司原属绍兴县供销合作社下属的企业,由于供销合作社改制,而原来的执照是绍兴县供销合作社第二棉花收购站,现要变更为绍兴县滨江特产棉花有限公司,但国家有规定不能重新注册,变更执照国家又无政策,给该企业在经营上带来一定困难。

4、棉花流通领域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与配合。如新疆棉花纤维长、含杂少,白洁度和品级高,棉花综合品质超群,居国内领先水平,但浙江的收购企业很难收购到新疆棉花,其原因有地方政策因素,也有管理混乱因素,包括市场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

五、对策与建议

据了解,针对今年新棉生产情况和目前的收购形势,浙江省特产公司于9月3日召开了全省2004年度棉花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会上提出了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棉花经营主渠道的作用、抓实抓好新年度棉花收购工作的几点对策,一是要做好当前棉花产销形势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棉农发布最新棉花供求信息,劝导棉农放弃等待观望和惜售心理;二要增设收购网点,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收购质量,方便棉农投售,树立良好形象;三要争取当地银行,尤其是农发行的支持,落实收购资金,敞开收购,不打白条;四要把好收购和加工质量关,以质量和品牌赢得市场份额。

而走访调研的棉花收购企业也从自身出发采取了一些措施,力求克服当前的不利形势。第一,积极寻求合作,组建利益共同体。如兰溪市棉花收储有限公司,由于公司业务曾经停了两年,因此当务之急是恢复当地棉花收购市场份额,目前正与省公司洽谈联合收购事宜,充分发挥省级公司的资金实力、经营强势和兰溪产棉区的资源优势、网络基础,实现互补共赢。婺城区九峰商贸有限公司通过延伸产品链、维护企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一方面与棉农建立利益共同体,建设棉花种植基地,掌握上游资源,利益共享;另一方面加强与棉纺厂的联系,巩固老客户的供货关系。新近成立的婺城区蒋堂镇棉花专业合作社,由区供销社、市种子公司、九峰商贸公司和27户种植大户组成。该专业合作社有籽棉基地3000亩,种子由市种子公司提供,采摘后种子由该公司收购,棉花由九峰商贸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合作社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品种、产品收购渠道、加工场地等优势,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日常活动包括:一是引导、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二是产品收购、储藏和销售;三是物资供应和技术辅导、培训;四是提供市场信息,推行品种改良和标准化生产。第二,加强市场分析。各收购公司密切与浙江省棉麻公司、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的业务联系,保持信息互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查阅棉花信息网,并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动态、经济运行趋势、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和棉花进口量分析,努力捕捉市场机会,规避市场风险。第三,加快周转。包括加快收购、加快加工、加快销售,尽最大努力加速资金流动,减少经营风险。

棉花收购企业也对改善外部环境提出了一些希望:一是要建立棉花预警机制。科学、准确、及时的产前预测,可以帮助政府及棉农解答有关棉花种植面积、收购指导价格等现实问题,可以使棉花购销企业在新的棉花年度到来之前,提前对市场进行判断,对是否参与收购加工,规模多大等进行决策,从而有效抵御由于棉价波动而形成的生产、经营风险。二是要加大棉花市场的监管力度。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棉花收购、加工、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行为,维护正常的棉花市场秩序、保证棉花质量。三是解决收购棉花的信贷资金问题。为了处理好棉花收购公司、棉纺厂和农发行等银行之间资金关系,政府应出面协调,运用棉花收购政策,解决棉花收购资金,确保不打白条和保质保量收购到棉花。四是要创新棉花产业体制,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在国内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今天,要在与国际强手竞争中取胜,其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棉花产业的体制创新的产业化经营,正如温家宝副总理强调指出的:“走出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就是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鼓励棉纺企业到棉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多种形式与棉农建立利益共同体。”  


通知通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