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统计年报和200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贯彻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03-11-12 00:00
来源:设管处
来源:
访问次数:
按照满足国家宏观管理需要,适应有关部门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指导思想,国家统计局对2003年统计年报和2004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省局结合今明两年浙江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总体要求对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再修订。为保证新制度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2003年年报和200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修订情况
1、从2003年年报起,工业、建筑业、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制度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分组均按《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执行。为了保证统计数据资料的衔接,200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仍按2002年年报确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名单进行调查。
2、从2004年定期报表开始正式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工农业发展速度,工业统计报表中取消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指标,大中型企业增加填报分行业小类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开展大宗农产品出售价格、乡镇初级交易市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生产单位(农户)农产品销售价格、大中型海水产品交易市场价格的调查。鉴于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研究时间较短,明年继续保留一年按1990年农产品不变价格计算农业产值统计。
3、调整能源统计制度和建筑业统计制度。将能源统计报表从工业和运输邮电业统计制度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制度。调整建筑业统计报表的实施范围、报送频率、报送时间,充实统计内容,报表由8张调整为13张。
4、为满足有关经济成分推算和分析规模以下工业行业结构、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需要,在目录抽样企业基层表中增加企业实收资本及六个细分组指标,并将省级样本数量增加到1500家左右。目录抽样企业和个体工业单位的行业类别代码由原先按行业中类填写改为按行业小类填写。
5、为反映新型贸易、餐饮业业态,在年报中增加了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经营情况年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门店及配送中心分布情况年报、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分销经营情况年报。从2004年定期统计开始,将星级以外的宾馆、饭店纳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相应更改抽样调查的名称,增加有关住宿业的分组和统计指标。
6、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监测,改进商品房空置面积和空置率的计算方法,从2003年报开始实行按空置时间对房地产开发统计中的空置商品房统计指标进行分组。
7、鉴于国家统计局今年在贸易统计、房地产投资统计和企业调查中分别组织开展了星级以外住宿业、房地产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业、部分服务业的抽样调查工作,为减轻基层负担,各市免报2003年服务业统计年报,并暂停执行原由省统计局贸易外经处组织实施的个体服务业抽样调查。
8、各专业在进一步调整整合现行统计报表与指标的同时,根据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在2003年年报和2004年定期统计报表中适当增补了一些反映科技进步、能源消耗、工业园区建设、农村贫困状况监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报表、指标与分组标识。
此外,国家统计局从2003年年报开始,将5000家联网直报企业报表纳入工业统计制度。
二、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的贯彻实施方式
我省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采用统一组织、分专业实施的方式进行贯彻。
1、鉴于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的总体框架变化不大,省局今年不再召开各市局长参加的年报布置会。各专业统计制度的详细变动情况将随《2003年年报和200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合订本)》一并印发各地。
2、为了统一各专业的统计分类标准,正确界定各类年报和定期报表的实施范围,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需组织全局各专业共同参与,各专业统计年报与定期报表所需的单位字典库与抽样框均应从基本单位名录库中生成,各县(市、区)在上报专业基层数据库前,必须进行专业字典库与基本单位名录库匹配检查。
3、今年年报和明年的定期报表继续按现行统计渠道分专业进行贯彻。其中,工业品价格调查由城调队为主,各级统计局配合组织实施。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抽样调查,由企调队为主,各级统计局配合组织实施。
4、《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继续按综合统计为主,有关专业配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并实行信息共享。其中凡与统计局各专业重复的指标,均由相关专业汇集资料、审核、数据处理,并由省局相关处室提供给省局综合处,其余的资料由各级综合统计负责收集、审核和数据处理,并牵头上报。《科技统计报表制度》中与其他专业重复的指标也由相关专业提供,不要求基层重复填报。
三、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贯彻中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今年各专业的统计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为确保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工作的顺利贯彻,保证各项报表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各级统计局必须按照"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保证质量"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对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统计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根据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制度的新要求和组织实施中的新情况,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计年报和定期统计报表是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加强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各级统计局除一把手要全面负责外,还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负责年报工作。各市、县(市、区)统计局都要明确一名熟悉统计业务的干部负责统计制度方法工作,协助局长做好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要根据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协调好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关系。对年报进度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年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创造性地贯彻实施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和省两级宏观管理需要确定的基本统计要求,各级统计局在贯彻实施中可以从本地区实际出发,适当补充满足本级政府管理需要的统计内容。各地要积极改进年报贯彻实施的途径与资料采集、加工整理的方法,探索数据处理的新模式,提高年报和日常统计报表工作的效率,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创造经验。
第三,确保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成功。正式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农业发展速度是统计制度方法的重大改革,为了使新的发展速度能够准确反映浙江工农业发展状况,实现工农业发展速度新旧计算方法的平稳过渡,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价工业产值、中间投入及增加值的统计,准确划分企业行业分类,组织好按行业小类填报分行业产值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代表性、准确性;要改进和加强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统计,做好不同季节权数的确定工作,开展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保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准确可靠。
第四,组织好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完整准确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是组织统计调查,规范各专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基础,根据今明两年统计工作的任务要求,今年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要在做好单位日常增减变动维护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工业和第三产业企业的清查核对与单位动态信息的更新,同时做好新行业分类代码和行政区划代码的调整审核工作。为了不影响年报工作进度,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必须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以保证县级统计局能够在12月20日前向各专业提供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报表所需的字典库和抽样框。
第五,抓好专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学习与培训。结合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全面实施和今年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组织专业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新知识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掌握专业统计口径范围、指标解释、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要结合新制度的贯彻,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统计法制观念,使他们了解统计制度要求,熟悉统计业务规范,以保证源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第六,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要切实增强统计数据质量意识,按照"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的要求,精心制定统计制度贯彻实施方案,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认真分析影响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期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结合新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实施对年报过程中出现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和报告。要认真做好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确保各项年度和定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第七,认真组织好年报和定期报表的数据处理工作。数据处理是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统计局要在 11 月底前,对包括通讯设备在内的所有计算机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在年报期间都能处于健康运行状态。现有计算机人员要提高硬件维护和系统管理的水平,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今年年报的程序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减少差错和反复,以利于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闭窗口】